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流域水循环
1.1.1 流域水循环的内涵
1.1.2 流域水循环研究的意义
1.1.3 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的动态
1.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内涵
1.2.2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意义
1.2.3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研究动态
1.3 国际相关研究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1.3.1 结合流域背景与水污染特征建立高效统一、多层次、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1.3.2 注重政策指令导向,依法治水,为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法律保障
1.3.3 从战略层面出发,针对流域水污染全过程合理制定水资源、水环境规划与计划
1.3.4 强化流域水污染实时监督,建立并完善水环境污染实时监控和事故处理运行监测系统
1.3.5 依据水污染时空演变特征,明确流域责任,坚持“防治结合”和“自防自治原则
1.3.6 遵循共享性和公平性原则,改进水环境容量评价和容量分配方法,提高流域水污染评价精确度
1.3.7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我国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技术交流平台
第2章 我国流域水污染及其总量控制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1 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1.1 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状况
2.1.2 我国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我国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现状
2.2.1 我国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回顾
2.2.2 我国“十一五”期间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况
2.3 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2.3.1 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3.2 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面临的挑战
第3章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总体框架
3.1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3.2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体系
3.3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实施
3.4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实施保障措施
3.4.1 加强流域战略规划
3.4.2 健全体制与政策法规
3.4.3 全过程监管体系
3.4.4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
3.4.5 完善管理制度与监督保障体系
第4章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基础
4.1 流域水循环研究的理论基础
4.1.1 流域水循环基本理论
4.1.2 基于二元模式的流域水循环研究
4.1.3 水循环伴生过程的模拟
4.2 “自然一社会”二元水循环中水污染的形成机制
4.2.1 自然水循环中水污染的形成机制
4.2.2 社会水循环中水污染的形成机制
4.2.3 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4.3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4.3.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遵循的原则
4.3.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特点及功能
4.3.3 总量控制的分类及控制目标的建立
4.3.4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
第5章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方法
5.1 流域“自然一社会”水循环的水污染负荷模拟
5.1.1 “自然一社会”二元水循环模拟
5.1.2 水污染负荷模拟
5.1.3 水域纳污能力模拟
5.2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
5.2.1 分配原则
5.2.2 分配方法分类
5.2.3 分配方法举例
第6章 基于流域水循环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实例研究
6.1 汤逊湖实例研究
6.1.1 汤逊湖流域概况
6.1.2 汤逊湖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技术方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