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的政治分析
作者:孙德超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
丛书: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509729465
ISBN-10:7509729467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分税制改革与财政体制的研究设计
一 分税制改革与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比重的“提高”
二 集权分权模式与经济分析的研究现状及突破
三 从财政体制理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思路
四 规则与行为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财政体制的界定及历史演化
一 财政与财政体制
二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财政体制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
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化
第三章 我国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政支出划分不明确
二 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划分不匹配
三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不规范
第四章 我国财政体制中主要问题的形成机理
一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机会主义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 规则不完善:我国财政体制中主要问题的形成机理
三 行为欠约束:我国财政体制中主要问题的形成机理
第五章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规则设计与行为调整
一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良性互动的可能性
二 政策与法律制定及执行的重新设计
三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力及权力的重新调整
第六章 财政体制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破解
一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双重含义及研究意义
二 集中率与地方预算外资金膨胀的相关性分析
三 地方预算外资金膨胀的形成机理
四 破解财政体制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孙德超,1980年生,吉林集安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政府信息管理与决策方向学术带头人,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博士,美国丹佛大学博士后。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7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20余项。在《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经济纵横》、《经济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有研究成果获省政府奖,有研究成果获省级领导批示。2006年,受日本笹川良一基金会资助,到巴西圣保罗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7年,受中国第一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美国进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2008年,受香港中文大学资助,到香港参加第四届国际研究生“当代中国”研讨班;2011年,受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首批建设项目“中国学人才公派赴国外进修计划”资助,赴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
财政体制中权力收放循环、机会主义行为盛行,首先,源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合理、明晰、稳定及协调的规则;其次,源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尚未理清。改革财政体制,首先,应着眼于政策与法律制定与执行的重新设计;其次,应致力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力与权力的重新调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