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教程(上卷)
作者:(德)文德尔班 著,罗达仁 译
出版:商务印书馆 1987.4
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页数:465
定价:20.00 元
ISBN-10:7100005264
ISBN-13:9787100005265
去豆瓣看看 作者序
作者第二版序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名称和哲学概念
第二节 哲学史
第三节 哲学和哲学史的划分
第一篇 希腊哲学
导言
第一章 宇宙论时期
第四节 存在的概念
第五节 宇宙发展过程或宇宙变化的概念
第六节 认识的概念
第二章 人类学时期
第七节 道德问题
第八节 科学问题
第三章 体系化时期
第九节 通过认识论和伦理学重建的形而上学
第十节 唯物主义体系
第十一节 唯心主义体系
第十二节 亚里士多德逻辑
第十三节 发展的体系
第二篇 希腊化-罗马哲学
导言
第一章 伦理学时期
第十四节 圣人的理想
第十五节 机械论与目的论
第十六节 意志自由与宇宙尽善尽美
第十七节 真理标准
第二章 宗教时期
第十八节 权威与天启
第十九节 精神与物质
第二十节 上帝与宇宙
第二十一节 世界史问题
第三篇 中世纪哲学
导言
第一章 第一段时期
第二十二节 内在经验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三节 关于共相的争论
第二十四节 肉体与灵魂的二元论
第二章 第二段时期
第二十五节 自然域和神域
第二十六节 意志优先或理智优先
第二十七节 个性问题
文德尔班(1848~1915)
Windelband,Wilhelm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1848年 5月11日生于波茨坦,卒于1915年10月22日。早年在耶拿、柏林和哥丁根等大学受教于K.费舍和R.H.洛采。先后担任过苏黎世、弗赖堡、斯特拉斯堡和海德堡大学教授。文德尔班对I.康德学说的主要兴趣在价值方面,认为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他把世界分为“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相应地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认为任何知识都离不开价值,都要以价值为标准,甚至提出社会历史科学也不外是关于价值世界的科学。著有《序论》、《哲学导论》等。 哲学史教程》是文德尔班的一部颇有影响的哲学史著作。这部著作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特别是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史,对于研究西方哲学史以及文德尔班本人的哲学思想,很有参考价值。此书1892年初版,原版为德文;1948年由海因茨·海姆塞特修订,出第十四版。1893年由詹姆斯·H.塔夫茨译成英文;英译本于191年出第二版。中译本据德文第十四版译出,并据英文第二版作了校订,分上、下两卷出版。文德尔班在本书中用新康德主义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特别是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绪论;第一篇希腊哲学;第二篇希腊化—罗马哲学;第三篇中世纪哲学。下卷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德国哲学;十九世纪哲学等四篇。
《哲学史教程》是文德尔班的一部颇有影响的哲学史著作。这部著作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特别是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史,对于研究西方哲学史以及文德尔班本人的哲学思想,很有参考价值。
此书1892年初版,原版为德文;1948年由海因茨·海姆塞特修订,出第十四版。1893年由詹姆斯·H.塔夫茨译成英文;英译本于1901年出第二版。中译本据德文第十四版译出,并据英文第二版作了校订,分上、下两卷出版。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