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概述
二、萌芽发生阶段的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三、发展繁荣阶段的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一)概述
(二)民族历史的再现,至深至爱的追求——《阉谷》
(三)《母语》,内心的真切告白;《清音》,
对母语的忠诚守护
(四)群星灿烂的哈尼族文学创作
(五)新时期红河彝族文学的辛勤耕耘者——戈隆阿弘
(六)发展繁荣阶段红河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特色
四、困顿蛰伏阶段的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五、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困因初探
(一)社会原因
(二)个体原因
(三)文化原因
(四)其他原因
六、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路向思考
(一)从外在形状的简单重复到内蕴精神的哲学思辨¨
(二)从汉文学的熏陶启迪中获得升华
(三)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创造
未来
(四)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
文学的个性风格
(五)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脚步声中,挖掘和升华
民族精神的审美价值
(六)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完善自我、增强素质
七、21世纪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的思考
(一)红河文学应如何应对21世纪文化的多元性和
文学边缘化
(二)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民族文坛上的
地位
(三)红河少数民族文学的本土研究势在必行
——强烈呼唤红河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四)论红河少数民族文学的地域性
——从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谈起
(五)本土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课程进入地方高校的意义
八、红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实例评析
(一)也读《阉谷》
(二)论艾吉散文集《散步红河》的平民意识和乡土
情结
(三)红河本土民族题材电影的现代启示
(四)谈李乔现象
——重读《欢笑的金沙江》有感
九、附录
(一)红河本土评论选录
选录1:群策群力,开创彝族文学的辉煌未来
——关于彝族文学创作的思考
选录2:抒情:哥布诗歌的基本姿态
选录3:世纪回眸:绿春籍哈尼族作家文学的星空
选录4:《母语》:哈尼语的抒情性
选录5:走进小城是诗人
——读《沾着青草味的乡情》
选录6:迟来的欣喜
——拜读莫独《守望村庄》畅谈
选录7:我的族籍是哈尼族
——白茫茫及其小说散文
(二)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一览(部分)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