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化学教学论(第4版)
作者:刘知新 主编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
页数:332
版本:4
定价:28.80 元
ISBN-13:9787040262841
ISBN-10:7040262843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导论
§1.1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
§1.4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一、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变革
§2.2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四、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2.3 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一、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三、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
§2.4 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
一、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
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
§3.1 化学教材设计的基础
一、化学课程的结构
二、化学课程的理念
三、化学课程内容标准
四、生活经验与社会需求
§3.2 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
一、建构单元内容的基本思路
二、设置单元的“先行组织者
三、设计单元中的学习活动
§3.3 化学教材栏目的设计
一、栏目应体现具体、明确的教学功能
二、栏目应反映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
三、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4.1 教学设计是现代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是现代化学教学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三、教学设计的类型、源流和发展趋势
§4.2 化学教学设计的理性要素
一、化学教学系统论
二、化学教学理念与化学教学目的论
三、化学教学模式论
四、化学教学策略论
五、化学教学方法论
§4.3 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环节和原则
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三、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4.4 化学实践活动的设计
一、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二、化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4.5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1 关于氢气的两种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方案及过程实录
案例3 单元教学设计
案例4 学期教学设计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化学教学技能
§5.1 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
一、教学情境及其意义
二、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
三、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5.2 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
一、组织、指导听课
二、组织、指导讨论
三、组织、指导练习
四、组织、指导自学
五、组织、指导合作
六、组织、指导探究
§5.3 呈示教学信息与交流的技能
一、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二、讲授
三、板书
四、谈话、提出问题
五、情感表达与副语言行为
六、展示和演示
七、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5.4 调控与管理的技能
一、课堂观察
二、常规管理
三、问题处理
四、调控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
§6.1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教学
一、科学实验与化学科学实验
二、化学教学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
三、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教学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法
§6.2 化学实验的构成及过程
一、化学实验的构成
二、化学实验的过程
§6.3 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化学实验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教学论功能
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6.4 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改革
一、化学实验改革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化学探究式教学
§7.1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一、科学探究的含义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三、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四、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
§7.2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一、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
§7.3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一、案例分析
二、实施策略
§7.4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一、有关探究式教学的几个问题
二、有关探究式教学的实证研究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8.1 化学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与特征
二、化学学习策略的构成
§8.2 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8.3 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8.4 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8.5 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
一、化学情意类内容的特点
二、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
§8.6 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机制
二、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
§9.1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综述
§9.2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一、有关的学习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原则
二、最优化原则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
§9.3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
一、基于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另类..计算机管理教学
§9.4 软件、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基础
一、CAI的开发软件、化学专用软件
二、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第10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刘知新,河北定州人,192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曾任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化学科审查委员(第一、二届任审查委员,第三届任审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评审专家、中国化学会第22、23届理事会理事及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第四、五届理事会理事及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化学教育》杂志主编等职。现任《化学教育》杂志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顾问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国内率先提出建构化学教育学学科的主张。主编著作20余卷,并有多部著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化学教学论(第4版)》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吸纳近几年教学实践经验修订而成的,保留了原书的框架结构,适当调整、更新了一些内容,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全书共10章:第章导论;第2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第3章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结合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着重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第4~8章分别理论结合实际地探讨了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化学教学技能、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化学探究式教学,以及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等课题;第9章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第10章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高师生走上教师教育专业敬业建功勾画蓝图。
《化学教学论(第4版)》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及教育学院化学教育专业用作教材,也可作为普通中学、中专及职业高中等校化学教育工作者、中等化学教育与教学研究室研究人员的继续教育教材或参考书。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