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第一章 工艺规程设计基础
一、产品工艺工作程序和内容
1.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2.各程序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机械加工定位、夹紧符号
1.符号
2.各类符号的画法
3.定位、夹紧符号及装置符号的使用
4.定位、夹紧符号和装置符号的标注示例
三、工艺文件格式及填写规则
(一)工艺文件编号方法
1.基本要求
2.编号的组成
3.代号编制规则和登记方法
4.工艺文件编号示例
(二)工艺文件的完整性
1.基本要求
2.常用工艺文件
(三)工艺规程格式
1.对工艺规程填写的基本要求
2.工艺规程格式的名称、编号及填写说明
第二章 零件图样工艺性审查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
二、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
1.工件便于在机床或夹具上装夹的图例
2.减少装夹次数图例
3.减少刀具调整与走刀次数图例
4.采用标准刀具减少刀具种类图例
5.减少切削加工难度图例
6.减少加工量图例
7.加工时便于进刀、退刀和测量的图例
8.保证零件在加工时刚度的图例
9.有利于改善刀具切削条件与提高刀具寿命的图例
三、一般装配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1.组成单独部件或装配单元
2.应具有合理的装配基面
3.考虑装配的方便性
4.考虑拆卸的方便性
5.考虑装配的零部件之间结构的合理性
6.避免装配时的切削加工
7.选择合理的调整补偿环
8.减少修整外形的工作量
四、零件结构的热处理工艺性
1.防止热处理零件开裂的结构要求
2.防止热处理零件变形及硬度不均的结构要求
3.热处理齿轮零件的结构要求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工艺规程设计要点
1.工艺规程的类型
2.工艺规程的文件形式及其使用范围
3.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4.设计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
二、工艺规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工艺技术的选择
1.各种生产类型的主要工艺特点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常用毛坯的制造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4.各种零件的最终热处理与表面保护工艺的合理搭配
(二)定位基准选择
1.粗基准选择原则
2.精基准选择原则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1.加工阶段的划分
2.工序的合理组合
3.加工顺序的安排
三、工艺规程设计程序
(一)熟悉设计工艺规程所需的资料
(二)选择毛坯形式及其制造方法
(三)设计工艺过程
1.工序基准的选择
2.工序尺寸的确定
3.加工余量的确定
4.机床的选择
5.工艺装备的选择
6.切削用量的选择
7.提出有关工艺文件
8.劳动定额的制定
9.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
第四章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过程
一、轴类零件
1.定位销轴
2.阀螺栓
3.连杆螺钉
4.调整偏心轴
5.活塞杆
6.柱塞
7.十字接头
8.输出轴
9.单拐曲轴
10.三拐曲轴
11.钻床主轴
二、套类零件
1.缸套
2.偏心套
3.铜套
4.密封件定位套
5.十字头滑套
6.车床尾座套筒
7.活塞
8.十字头
9.轴瓦
三、齿轮、花键、丝杆类零件
1.圆柱齿轮
2.机床主轴箱齿轮
3.齿轮轴
4.二联齿轮
5.齿圈
6.齿条
7.锥齿轮
8.锥齿轮轴
9.矩形齿花键轴
10.矩形齿花键套
11.丝杆
四、箱体类零件
1.c6150车床主轴箱箱体
2.小型蜗轮减速器箱体
3.减速器
4.曲轴箱
五、其他类零件
1.法兰
2.接头
3.拨叉
4.带轮
5.方刀架
6.轴承座
7.飞轮
8.活塞环
9.惰轮轴
10.连杆
11.三孔连杆
第五章 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一、机械加工精度
1.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2.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误差
3.机械加工的经济精度
二、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1.表面粗糙度
2.加工硬化与残余应力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序间的加工余量
一、装夹及下料尺寸余量
1.棒材、板材及焊接后的板材结构件各部分的加工余量
2.夹持长度及夹紧余量
3.下料尺寸余量
二、轴的加工余量
1.外圆柱表面的加工余量及偏差
2.轴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偏差
……
第七章 常用金属材料处理工艺参数
第八章 常用技术资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