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分类
1.2 一般步骤
1.2.1 检测的物理学基础
1.2.2 分析的一般过程
1.3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
1.3.1 化工过程分析
1.3.2 生命科学研究
1.3.3 化学科学研究
1.4 可靠性的论证
1.4.1 专一性
1.4.2 精密度
1.4.3 准确度
1.4.4 灵敏度
1.4.5 定量限
1.4.6 线性范围
1.4.7 标准曲线
1.4.8 耐用性
1.5 仪器分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2.1 一般介绍
2.2 基本原理
2.2.1 分子光谱的产生
2.2.2 光谱吸收曲线
2.3 物质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
2.3.1 电子跃迁类型
2.3.2 常用术语
2.3.3 常见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
2.3.4 无机化合物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
2.3.5 蛋白质紫外吸收光谱
2.3.6 核酸紫外吸收光谱
2.3.7 影响吸收光谱的因素
2.4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2.4.1 基本组件
2.4.2 常用仪器
2.5 应用
2.5.1 定性分析
2.5.2 有机物结构分析
2.5.3 定量分析
2.5.4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2.5.5 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3.1 红外光区
3.1.1 远红外光区
3.1.2 中红外光区
3.1.3 近红外光区
3.1.4 红外光谱特点
3.2 红外光谱仪
3.2.1 基本组成
3.2.2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3.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3.3 基本原理
3.3.1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3.3.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3.3.3 吸收峰强度的影响因素
3.4 基团频率与特征吸收峰
3.4.1 官能团区
3.4.2 指纹区
3.4.3 主要基团的特征吸收峰
3.5 基团频率的影响因素
3.5.1 内部因素
3.5.2 外部因素
3.6 试样的制备
3.6.1 液体样品
3.6.2 固体样品
3.6.3 气体样品
3.7 红外光谱的应用
3.7.1 定性分析
3.7.2 标准红外图谱集
3.7.3 牛黄品质的鉴定
3.7.4 蛋白质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生物质谱
第5章 核磁共振波谱
第6章 色谱基础
第7章 薄层色谱法
第8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