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 言
1.1 本书的研究背景
1.2 本书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及创新点
1.2.1 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1.2.2 创新点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 城市化和城市
2.2 管理与城市管理
2.3 城市政府管理
2.3.1 政府管理与公共管理之界定
2.3.2 城市政府管理
2.4 卓越绩效管理
第3章 国外关于政府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3.1 国外关于政府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3.1.1 管理学理论简要回顾
3.1.2 政府的管理职能
3.1.3 政府的管理方式
3.1.4 官僚制理论
3.1.5 四种常见的政府治理模式
3.1.6 新公共管理理论
3.1.7 新公共服务理论
3.1.8 治理理论
3.2 卓越绩效管理理论
3.2.1 卓越绩效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3.2.2 卓越绩效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标准
3.2.3 卓越绩效管理与GB/Tl9001
3.2.4 卓越绩效标准与六西格玛(6SIGMA)
3.2.5 卓越绩效管理与标杆管理和目标管理
3.3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政府管理
3.3.1 英国
3.3.2 法国
3.3.3 美国
3.3.4 新加坡
3.4 对国外关于政府管理理论的评价
3.4.1 英美法系国家的新公共管理
3.4.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契约思想分析
3.4.3 我国对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选择
3.4.4 治理理论与民主
3.4.5 治理与公民社会
3.4.6 治理理论在我国的适用
第4章 我国城市政府管理之现状分析
4.1 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历史沿革
4.2 我国政府管理的现状与原因
4.3 位于中观层次上的我国城市政府管理
4.4 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
4.4.1 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
4.4.2 城市政府的管理方式
4.5 我国城市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5.1 城市政府的法治建设不足
4.5.2 城市政府管理职能“三位现象”突出
4.5.3 城市政府管理过程中忽视民众的参与
4.5.4 一些城市政府管理者决策缺乏规范程序
4.5.5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4.5.6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贫困现象
4.5.7 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规划和集成
4.6 目前解决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问题已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探讨
4.6.1 法治政府
4.6.2 有限政府
4.6.3 责任政府
4.6.4 服务型政府
4.6.5 分析得出的结论
4.7 建设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城市政府
第5章 我国城市政府卓越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观
5.1 企业卓越绩效管理及其得到的有益启示
5.1.1 企业卓越绩效管理
5.1.2 企业卓越绩效管理给城市政府管理带来的有益启示
5.1.3 政府卓越绩效管理区别于企业卓越绩效管理之分析
5.2 城市政府卓越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观
5.2.1 远见卓识的领导
5.2.2 以公众为中心追求卓越
5.2.3 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
5.2.4 尊重内部公务人员和合作伙伴
5.2.5 关注未来
5.2.6 促进创新的管理
5.2.7 基于事实的管理
5.2.8 系统的视野
5.3 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的卓越绩效管理
第6章 我国城市政府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
6.1 政府管理的绩效评价标准
6.2 城市政府管理的卓越绩效评价标准
第7章 追求我国卓越的城市政府管理之路径
7.1 借鉴卓越管理理念,创新我国的城市政府管理
7.2 提升城市政府的管理能力
7.3 培养远见卓识的城市政府领导者
7.4 以公众为导向追求卓越
7.5 培育学习型组织和公务人员,尊重政府内部管理人员
7.6 关注未来,创新管理
7.7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关注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
7.8 扩大城市政府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7.9 用系统的观点解决城市政府管理中的问题
第8章 案例研究
8.1 上海市追求卓越城市政府管理的实践与分析
8.1.1 通过制度建设,打造法治政府
8.1.2 以公众为导向追求卓越
8.1.3 借鉴企业管理中的“流程再造”概念,创新城市政府管理
8.1.4 建立学习型政府
8.1.5 基于事实的管理,率先建立环境保护评价考核机制
8.1.6 关注未来
8.1.7 系统的视野
8.2 对上海市进一步追求卓越城市政府管理的建议
8.2.1 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强城市的“软件”建设
8.2.2 进一步扩大城市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8.2.3 提升上海市政府的管理能力,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8.2.4 建设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8.2.5 理顺上海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追求卓越城市政府管理方式
8.2.6 建立卓越绩效管理标准,推广卓越管理于城市政府管理之中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语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