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膨胀与货币政策困境
作者:肇越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6
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库
页数:197
定价:35.00 元
ISBN-10:7802301610
ISBN-13:978780230161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金融资产概念界定
第二节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经济结构变迁与金融资产发展
第一节 对金融资产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分析
第二节 金融资产发展与效率改进
第三节 金融资产价格的动态特征
第四节 金融资产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 金融资产价格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经典金融资产价格微观理论--线性范式
第二节 对经典金融资产价格微观理论的拓展思考
第三节 金融资产价格非线性微观理论的综述
第四节 对金融资产价格非线性微观理论的拓展
第四章 金融资产价格非线性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第一节 金融资产价格的理性膨胀(泡沫)模型
第二节 金融资产价格非线性理论的数理模型
第三节 金融资产价格的分形特征
第四节 金融资产价格的分形协整与分形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Fractal-cointegrated Capital Asset-pricing Model)
附表
第五章 含金融资产的扩展凯恩斯模型:FM-IS-LM
第一节 对传统经济理论体系的分析
第二节 对传统经济理论模型的扩展FM-IS-LM 模型
第三节 在银行信用介入条件下的FM-IS-LM 模型
第六章 金融资产膨胀与金融资产危机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历史
第二节 金融危机理论发展回顾
第三节 金融资产危机--金融危机的新变体
第四节 从金融资产膨胀到金融危机的经典案例
--美国大萧条(1922~1933)分析
第七章 金融资产膨胀、金融体系稳定与货币政策调整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取向的变化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集合评价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附 表
第八章 历史与启示
第一节 大萧条历史的再现--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
第二节 大萧条中美联储的翻版--日本央行做了什么?
第三节 历史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离大萧条还有多远?
第九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肇越,经济学博士,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4~198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91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199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货币政策、金融资产价格、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衍生产品及金融工程、非线性金融经济学等。
金融资产膨胀及其对于宏观经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给各国货币当局提出了一个难题:货币政策究竟是否应当关注金融资产价格?一旦发现金融资产膨胀时,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对此做出反应?《金融资产膨胀与货币政策困境》首先从信息理论,经济理性多元化,预期自加强效应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金融资产价格的非线性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宏观经济模型进行了拓展,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FM-IS-LM模型)其次,作者运用这一模型,历史和逻辑地解构了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和199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成因,突出强调,银行信用过多地介入资本市场是导致金融资产膨胀与危机的主要原因。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