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子夜

子夜
作者:茅盾 著,安旻,徐林,白云天 编
出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0.4
丛书:读名著学语文
页数:226
定价:16.00 元
ISBN-13:9787500126102
ISBN-10:7500126107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这部长篇围绕着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之间的尖锐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反动当局镇压和破坏革命运动,帝国主义掮客的活动,中小民族工业被吞并,公债场上惊心动魄的斗法,各色地主的行径,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艺术地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城市风云,也间接反映了当时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风貌。
      1930年5月的一个夜晚,上海滩工业大亨吴荪甫和吴二小姐芙芳、姑老爷金融财阀杜竹斋在戴生昌轮船局迎候从老家双桥镇避乱而来的吴老太爷。靠《太上感应篇》作精神依托,二十五年不曾跨出书斋半步的吴老太爷,实际上已是一具古老的僵尸。吴老太爷一到上海,资本主义都市的气息立刻使他风化了。吴老太爷因刺激过度得了脑溢血,当晚就咽了气。
      第二天,吴府大办丧事,各种人物云集吴家吊唁,他们聚集在客厅,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杜竹斋心下犹疑,赵伯韬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钱操纵战局的计划。吴荪甫听杜竹斋讲到金融买办赵伯韬、尚仲礼要拉他们组织秘密“多头”公司,搞公债投机时,眼里马上闪出兴奋的光彩,丢下丧事立即找赵伯韬谈判。吴、杜决定跟着赵伯韬干一次。这次合作,小有波澜而最终告捷。
      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害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人孙吉人、王和甫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且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几项企业。这正合吴荪甫的心意。他的野心很大,又富于冒险精神。他喜欢和同他一样有远见的人共事,而对那些半死不活的资本家却毫无怜悯地施以手段。很快地,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吴荪甫在公债投机中得手,“益中”仅花五六万就吞并了估价三十万的八个厂。吴荪甫把汇集的全部资产做起公债来,先做“空头”,后改做“多头”。
      这时,吴荪甫的家乡双桥镇发生变故,农民起来反抗,使他在乡下的一些产业蒙受损失。工厂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了一个有胆量、有心计的青年职员屠维岳。他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事发之后,姚金凤被工人看作资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复起的时候,他使吴荪甫假令开除姚而提升那个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这样一来,姚的威信恢复,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对她的处置。接着,作为让步,吴收回成命,不开除姚,并安抚女工给予放假一天。吴荪甫依计而行,果然平息了罢工。
      赵伯韬是上海公债市场里的魔王,有美国人撑腰,又和军政界有联络,神通广大。他要搞金融托拉斯来控制工业资本,并扬言要“直逼到吴老三垮台,益中公司倒闭!”
      吴荪甫既要扩厂搞实业,又要搞公债投机,资金紧缺。杜竹斋又在关键时刻退出益中。一些储户纷纷要求提前取款。为了与赵伯韬斗到底,吴收买赵伯韬的情人刘玉英、经纪人韩孟翔做内线。但是阎军突然全线出动,四天之内要打到济南,公债猛跌,  “多头”面临惨败的威胁。
      为了转嫁危机。吴荪甫下令工人工资按八成扣发,闹事者以武力镇压!工贼屠维岳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工潮掀起,吴荪甫被困在厂内,如惊弓之鸟,狼狈地从后门溜走。
      为了摆脱烦恼,寻求刺激,吴荪甫一伙带上交际花徐曼丽去江上游乐。赵伯韬找上门,扬言要实行全面经济封锁。益中终于败给了西方的“洋行”和东方的“会社”。
      吴荪甫感到自己要山穷水尽了。但他还是孤注一掷,要和赵伯韬进行最后的较量,甚至把吴府住宅的地皮都押了出来。“多头”与“空头”决战的时刻到了,赵伯韬掌握了吴荪甫一伙的底细。 
      吴荪甫最后抛出150万“裁兵”公债,这时如果杜竹斋能加入吴荪甫的行列,吴荪甫就能取胜,但是杜竹斋趁他们压价时站到了赵伯韬的一边,大量扒进。吴荪甫一败涂地,准备用手枪自杀,但并未开枪。最后吴荪甫与少奶奶在子夜的钟声里出码头避暑去了。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0)折扣价格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469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