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丛书:东西哲学的交汇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作者:(韩)宋荣培 著,朴光海,吕钼 译
出版: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12
页数:292
定价:34.00 元
ISBN-10:7202043076
ISBN-13:9787202043073
去豆瓣看看 自序
第一部 东西哲学的交汇与“实学”思想的意义
第一章 《天主实义》:基督教与儒家的第一次对话
一 对儒家文化的适应与《天主实义》的意义
二 《天主实义》
三 理解《天主实义》论证的前提知识——阿奎纳的哲学思想与儒家伦理的融合发展
四 应该如何看待《天主实义》
第二章 《天主实义》的哲学冲击——拥抱原始儒学与彻底否定性理学的形而上学构造
一 《天主实义》的哲学含义
二 东西方形而上学基本前提差异带来的问题
三 基督教与儒家对话的新视野
第三章 东西文化的交流与“实学”的现代意义
一 何谓“实学”
二 利玛窦所带来的西学冲击
三 洪大容与丁若镛实学思想的核心要点
四 对洪大容与丁若镛实学思想的评价
五 21世纪实学的现代意义
第四章 洪大容的相对主义思维和变革的逻辑——以与《庄子》的相对(相关)主义问题意识比较为中心
一 湛轩对“虚”的克服和对实学的向往
二 湛轩的无限宇宙的中心相对说
三 湛轩的相对主义“人物均”论
四 庄子的相对(相关)主义认识论和变化的哲学
五 湛轩的变化的哲学和主体变革的逻辑
六 湛轩的“实学”精神和主体意识
第五章 论茶山哲学与《天主实义》之间哲学范式的类似性
一 茶山思想和《天主实义》之间的连贯性
二 《天主实义》的“反性理学”范式
三 从性理学到茶山哲学的范式转换
四 茶山性理学理气论的解体与对道德实践的强调
五 结论
第二部 东西哲学融合的可能性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补论儒家式现代化问题
参考文献
宋荣培,1944年生于韩国水原。首尔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硕士,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曾任首尔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任首尔火学哲学系教授、韩国东洋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及译著有:《中国社会思想史》、《诸子百家的思想》、《韩国儒学和理气哲学》(合著)、《孔子的哲学》(译著)、《不安的现代社会》(泽著)等。
《文明对话丛书:东西哲学的交汇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的文章是笔者最近十年间在各种机会采用不同方式撰写的哲学论文。因此,书中相似的哲学问题、意识相互交错和重复。这些内容也可以看做是我从事哲学研究以来的学术历程。读者在阅读《文明对话丛书:东西哲学的交汇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时可以不拘泥于书中顺序,按照个人兴趣任意选读。《文明对话丛书:东西哲学的交汇与思维方式的差异》的中心话题也是以主体问题意识为中心展开的,即在西方哲学和西方思维方式支配的韩国的文化风土中,应该如何解读东方哲学,以及东方哲学应该为消除现代社会问题提供些什么。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