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丛书·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

目录“北京大学地理研究丛书”序/ i立足中国集群实践的理论超越(代序) / v前言/ Xi1 第一章 产业集群的概念基础/1一、发达国家重视产业集群的背景/3二、产业集群概念的本义/6三、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7四、产业集群的三个特征/13五、广义的产业集群/18本章小结和讨论/20参考文献/212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高端集群/25一、高技术产业中的创新集群/27二、创意产业集群/33三、创新性传统产业集群/46本章小结和讨论/56参考文献/563 第三章 产业集聚的认识陷阱/61一、产业集聚现象的普遍性/64二、古老的话题:企业共栖/67三、重申基于内力的区域发展理论/75四、理解产业集群概念的若干误区/77本章小结和讨论/81参考文献/814 第四章 全球和地方的较量/85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的本地力量/86二、影响地方产业集群的全球力/92三、产业集群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07本章小结和讨论/110参考文献/1115 第五章 中国产业集聚区分布的面面观/115一、开发的产业园区/119二、各产业部门的集聚区域/124本章小结和讨论/137参考文献/1376 第六章 从事大批量制造的中国产业区/139一、大批量产品制造走到十字路口/142二、产业转移/146三、重温意大利式产业区理论/153四、创新型企业、政府和协会的作用/158五、消费需求与产业区的文化变迁/161六、深圳金饰产业区的实例/162本章小结和讨论/168参考文献/1697 第七章 中国高技术区域的复杂图景/173一、作为创新集群培育基地的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区/174二、对于高技术产业、企业和创新区域的再认识/177三、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业集群/185四、数字电视相关产业在深圳集聚的实例/203本章小结和讨论/217参考文献/2188 第八章 艺术村和数字内容产业集群/225一、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228二、我国的画家村/229三、我国电影产业集群的地方化探索/233本章小结和讨论/245参考文献/2469 第九章 体面劳动和产业集群的社会升级/249一、劳动力的灵活性、地理差异和产业集聚/251二、产业集群研究中占主流的劳动力理论/253三、我国产业集群中的劳动力问题/256四、体面劳动和产业集群的社会升级/266五、企业社会责任——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的例子/270本章小结和讨论/275参考文献/27610 第十章 面向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279一、“世界工厂”的代价/280二、环境管制因素/287三、生态工业革命/290四、产业集群与产业共生/295五、推进绿色创新的行动:浙江长兴铅酸蓄电池产业案例/299本章小结和讨论/302参考文献/303结论/305后记/313表目录表2-1 全球中一些领先的技术极 27表2-2 美国生物制药集群与周围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 31表2-3 芬兰燃料电池相关企业 32表2-4 从产业区到供应链的观点变化 48表3-1 非洲11个企业集群的概况 65表3-2 按行业产业集群城市分布表(节选) 79表3-3 按城市产业集群分布表(节选) 79表4-1 主要产业领域前四(或前三)位全球领先企业所占全球市场份额 96表4-2 苹果公司iPod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分解 103表4-3 价值链治理模式与集群升级关系 105表5-1 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的园区及其所在地 120表5-2 宁波市国家级开发园区发展的产业门类 121表5-3 以四位数产业划分辨识的专业化市(区、县) 128表5-4 广东省专业镇在各市的分布 129表5-5 温州27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概况(2005年) 130表5-6 佛山市镇区和街道的特色产业 131表6-1 中国的出口导向的消费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区举例 143表6-2 美国新英格兰与南部在纺织工人方面的立法差别 147表6-3 我国的产业区和意大利式产业区的关键差异 154表6-4 影响深圳珠宝产业发展的主要事件 164表7-1 全球主要合同制造服务商的销售收入 182表7-2 全球前十大笔记本计算机外商委外代工比例 183表7-3 基地在硅谷(圣何塞)的公司的工厂地点分布(按生产阶段分类)(1980年)184表7-4 苏州的IT产业集群 197表7-5 深入访谈受访者资料表 207表7-6 深圳数字电视产业相关企业的分类 208表9-1 正式工人和非正式工人的权益 256表9-2 浙江省和广东省典型产业集群的从业人数(历史上兴旺时期的大概数字)259表9-3 2006年11月省市最低月工资标准(省市内还分不同的档次)261表9-4 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表(2008年2月)262表9-5 国外客户要求社会责任验厂的订单比例 271表9-6 受访企业认为执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时间的难易 273表10-1 中国不同时期的能源消费及构成 282表10-2 环保思想、环境管制模式与工业系统的演变 288图目录图0-1 全书的内容结构 ⅹⅲ图1-1 理想的产业集群概念 7图1-2 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和三方面特征 8图1-3 产业集群及其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9图1-4 机械产业集群中相关产业活动的本地联系 15图1-5 欧洲集群合作网络 17图1-6 维也纳生态商业计划 18图2-1 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及其效果 26图2-2 混种科技公司衍生企业 30图2-3 文化产业的空间特点 38图3-1 中国产业集群所处产业部门和环节的多样性 68图3-2 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的异同 70图3-3 清远市炸矿对关联产业的影响示意 74图3-4 正面的循环因果框架 76图4-1 天津静海四中村乐器产业发展脉络 87图4-2 广东省专业镇的形成与企业家协调 89图4-3 地方产业集群与全球市场的关系 95图4-4 跨国公司特定优势获取方式 98图4-5 服装产业的国际企业、机构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关系 99图4-6 全球价值链驱动的两种模式 101图5-1 特色产业跨行政区集聚 117图5-2 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就业的区(县)分布图(2004年)118图5-3 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的园区分布图 121图5-4 江苏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集聚的结构 125图5-5 广东陈村花卉产业集群结构示意 126图5-6 中国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省(自治区)分布(2004年)127图5-7 广东省佛山市专业镇分布图 132图5-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区(县)分布(2004年)133图5-9 我国家具制造业省(自治区)分布(2004年)135图5-10 佛山市家具生产专业镇的联系 136图6-1 广东省规范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位置示意 149图6-2 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的负面影响 152图6-3 产业区的差异及升级 155图6-4 意大利式产业区成功企业的竞争力来源 156图6-5 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的网络结构 165图7-1 工厂技术水平矩阵 178图7-2 外包活动的全球空间格局 193图7-3 杭州软件业的本地创新体系 196图7-4 苏州台商与本地供货商“买方零库存”的交易治理结构对集聚影响的机制 198图7-5 北京诺基亚星网工业园以诺基亚为核心的手机生产链 201图7-6 数字电视生产联系示意图 206图7-7 数字电视产业结构 207图7-8 深圳数字电视产业相关企业区位的空间密度分布 209图7-9 深圳数字电视产业的相关企业增长情况 212图8-1 宋庄画家村区位 232图9-1 劳动力的分工和灵活性 252图9-2 受访企业对验厂效果评价 272图10-1 2006年中国各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较 283图10-2 2006年中国各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变化比较(+/-%)284图10-3 中国历年用水情况统计(2001~2006)285图10-4 2006年中国重点城市工业用水总量及构成图 286图10-5 中国进口主要再生工业原料量(1996~2003)289图10-6 中国进口主要再生工业原料占世界贸易份额(1996~2003)290图10-7 集群规划的产业生态学要素 297图10-8 长兴蓄电池产业配套示意图 301
王缉慈,女,汉族,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指导委员。先后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等。著作有《现代工业地理学》、《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合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等。中英文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An analysis of ne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e making?”等。
《**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根据发达国家的理论渊源,论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从多方面描述了中国产业集聚区的地理分布格局,以集聚在某些区域的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艺术材和数字内容产业集群,以及以大批量制造为特征的专业化产业区,从理论的高度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劳动力问题和环境问题,并分析了调研中的鲜活实例。《**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逻辑清晰,文字精练,论据确凿,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