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的产生及结构思想
1.1.1 计算机产生的结构思想
1.1.2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1.3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1.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2.1 计算机使用的数制及转换
1.2.2 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
1.2.3 二十进制编码
1.2.4 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
1.2.5 非数值数据的编码表示
1.3 微型计算机概述
1.3.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及特点
1.3.2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1.3.3 微型计算机常用术语及性能指标
1.3.4 微型计算机分类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4.1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4.2 软件系统
1.5 本章要点
1.6 习题
第2章 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
2.1 86微处理器
2.1.1 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1.2 86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组
2.1.3 86微处理器的引脚分布与工作模式
2.1.4 86微处理器对存储器的管理
2.1.5 86微处理器的工作过程
2.2 86微处理器的总线周期和操作时序
2.2.1 时钟周期、总线周期和指令周期
2.2.2 基本的总线时序
2.3 从8086到80x86微处理器结构的变化
2.3.1 86和80386
2.3.2 86CPU
2.4 Pentium(奔腾)CPU
2.4.1 Pentium(奔腾)CPU概述
2.4.2 Pentium简介
2.4.3 新一代微处理器——Itanium(安腾)CPU简介
2.5 本章要点
2.6 习题
第3章 微型计算机指令系统
3.1 指令系统简介
3.1.1 指令及指令系统
3.1.2 指令格式
3.2 86指令的寻址方式
3.2.1 操作数及分类
3.2.2 86数据寻址方式
3.2.3 86转移地址寻址方式
3.3 86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指令
3.3.3 逻辑运算及移位指令
3.3.4 串操作类指令
3.3.5 控制转移类指令
3.3.6 处理器控制指令
3.4 从8086到80x86指令系统的变化
3.4.1 x86系统寻址方式
3.4.2 x86增强和扩展指令
3.5 本章要点
3.6 习题
第4章 x86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语法基本知识
4.1.1 汇编语言和汇编程序
4.1.2 汇编语言的语句
4.1.3 汇编语言的数据和表达式
4.1.4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结构
4.2 常用汇编伪指令
4.2.1 符号定义伪指令
4.2.2 数据定义伪指令
4.2.3 程序分段定义伪指令
4.2.4 定位操作伪指令
4.2.5 程序模块的定义和通信
4.2.6 宏操作伪指令
4.3 x86宏汇编伪指令增强与扩充
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4.1 程序设计步骤及技术
4.4.2 顺序程序设计
4.4.3 选择程序设计
4.4.4 循环程序设计
4.5 子程序设计
4.5.1 过程定义伪指令
4.5.2 子程序调用与返回指令
4.5.3 子程序设计举例
4.6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
4.6.1 上机步骤
4.6.2 调试工具DEBUG
4.7 本章要点
4.8 习题
第5章 存储器
第6章 输入/输出及中断
第7章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第8章 并行通信接口技术
第9章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
第10章 数-模/模-数转换及其接口
附录
附录A 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码表
附录B x86指令系统表
附录C DOS系统功能调用
附录D BIOS中断调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