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智典:永恒的人生处世经典

作者简介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an,1601-1658),1601年出生于西班牙阿拉贡的贝尔蒙特村,18岁时进入耶酥会见习修行,此后50年历任军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师、教授及行政人员(当过几所耶酥会学院的院长或副院长)。在和平与战争期间,他长期细心观察人类的行为,因此获得写作格言警句的灵感。葛拉西安著作颇丰,《智慧书》、《英雄宝镜》是其最著名的两部作品。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继承东方印度哲学、伯拉图哲学和康德哲学的精神,确立了他的悲观主义的哲学体系。在生时并不广为人们赏识,却影响了后世的哲学。他高瞻远瞩,看出人是非理性冲动的牺牲,为弗洛伊德和一般心理学的理论开创了先河。《处世智慧》精选自叔本华誉满天下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遗》。
拉罗什福科(1613-1680)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德作家,早年热衷于政治,先是反对红衣主教黎塞留,入狱并流放外省,后又卷入反对首相马扎兰及王权的政治斗争,参加投石党乱几次负伤。晚年不问政治而出入于各种文艺沙龙,写有《回忆录》(1662)与《道德箴言》是其最著名的作品,被誉为法兰西文学的经典之作。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继承东方印度哲学、伯拉图哲学和康德哲学的精神,确立了他的悲观主义的哲学体系。在生时并不广为人们赏识,却影响了后世的哲学。他高瞻远瞩,看出人是非理性冲动的牺牲,为弗洛伊德和一般心理学的理论开创了先河。《处世智慧》精选自叔本华誉满天下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遗》。
拉罗什福科(1613-1680)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德作家,早年热衷于政治,先是反对红衣主教黎塞留,入狱并流放外省,后又卷入反对首相马扎兰及王权的政治斗争,参加投石党乱几次负伤。晚年不问政治而出入于各种文艺沙龙,写有《回忆录》(1662)与《道德箴言》是其最著名的作品,被誉为法兰西文学的经典之作。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