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博士精品文库·财政支出的法律控制研究:基于公共预算的视角
作者:刘洲 著 李昌麒,卢代富 编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12.10
丛书:经济法博士精品文库
定价:29.00 元
ISBN-13:9787511840318
ISBN-10:7511840310
去豆瓣看看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三、研究进路、方法与内容
四、几点说明
第一章 财政公共性: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理论根基
第一节 财政公共性的多维解读
一、国家本质与财政公共性:两种国家观的比较
二、财政职能与财政公共性
三、财政类型与财政公共性
第二节 财政公共性的实现——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基本目标
一、财政公共性与财政支出法律控制
二、历史视角下的财政支出法律控制:以英美为例
三、公共预算: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基本途径
第二章 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理念探寻
第一节 财政效率与财政公平理念
一、财政效率理念
二、财政公平理念
三、财政支出法律控制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理念
第二节 财政民主与财政法治理念
一、财政民主理念
二、财政法治理念
三、财政支出法律控制如何体现民主与法治理念
第三章 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权力之维
第一节 预算编制过程的法律控制
一、预算编制权的配置分析
二、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探讨
三、预算编制权的程序性控制
四、预算编制权的实体性控制:以支出优先性为中心
第二节 预算审议过程的法律控制
一、预算审议权的配置分析
二、预算批准权
三、预算否决权
四、预算修正权
五、预算审议的程序性控制
第三节 预算执行过程的法律控制
一、规范化与理性化:预算执行监督的两大目标
二、预算执行监督体系的基本类型
三、预算执行监督中的体制性问题
四、预算执行监督中的两个具体制度问题
五、预算执行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第四章 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权利之维
第一节 公民预算知情权的法律保障——以财政透明度为中心
一、公民知情权视野下的财政透明度
二、财政透明度建设的国际标准:以IMF和OECD为样本
三、财政透明度法律治理的基本问题
四、中国财政透明度的现状分析
五、提升中国财政透明度的法律应对
第二节 公民预算决策参与权的法律保障——以参与式预算为中心
一、公民参与预算决策的背景
二、公民参与预算决策的意义
三、国外公民参与预算决策的实践考察
四、中国的参与式预算实践考察
五、公民参与预算决策的拓展与深化:走向法治化
第三节 公民预算监督权的法律保障——以纳税人诉讼为中心
一、公民预算监督权与纳税人诉讼问题的提出
二、国外纳税人诉讼制度考察
三、中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转型
第一节 中国财政支出法律控制转型的时代背景
一、国内背景:财政公共化改革
二、国外背景:西方发达国家的预算改革运动
第二节 中国财政支出法律控制转型之路:现实困境及其破解
一、中国财政支出法律控制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中国财政支出法律控制转型现实困境的破解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刘洲,1975年出生,四川德阳人。1998年毕业于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现重庆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律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参与撰写专著1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教材2部;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项,主研中国法学会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共6项。
在研究进路和方法上的创新。《经济法博士精品文库·财政支出的法律控制研究:基于公共预算的视角》颇具匠心地将财政公共性作为研究的起点和归宿,从而本书分析实质上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财政公共性而展开的。本书有关财政支出法律控制的理论分析、理念阐释、制度比较和转型探讨等部分内容,均是从不同的侧面在回应这个问题。可以说,追求财政公共性的实现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一条主线,这使得本书的逻辑脉络极为清晰。由于该研究选题是一个涉及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选题,本书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法学研究为主,兼采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法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互动与交融。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