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蓝皮书: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2版)
作者:陈圣来,潘世伟 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0
丛书:上海蓝皮书
定价:59.00 元
ISBN-13:9787509738160
ISBN-10:7509738164
去豆瓣看看 BⅠ 总报告
B.1 小团圆:2011年的上海文学
BⅡ 年度关注
B.2 “新批评”:回到出发地——对2011年《文学报·新批评》的一种考察
B.3 《文学报》“新批评”:在何处为“新”?
B.4 文学沟通心灵,开启世界之窗——2011年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活动掠影
BⅢ 期刊观察
B.5 2011年《收获》的收获
B.6 喧嚣中的沉静:2011年度《上海文学》观察
BⅣ 批评家论坛
B.7 文学城市与城市文学——兼谈对文学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
B.8 国际化、中晚期风格及其他
B.9 小径分岔的花园——关于当下文学、文学界的一些随想
BⅤ 青年作家论丛
B.10 谈“80后”作家张怡微和桃之11
B.11 致那些渐行渐远的平凡少年——读甫跃辉《少年游》
B.12 当代城市女性空间的多元呈现——读滕肖澜的近期小说
B.13 市场、新媒体与写作的选择——上海青年作家四人谈
BⅥ 创作与批评
B.14 不确定性与小说叙事——读《天香》、《刀尖上行走》、《云中人》
BⅦ 文艺纵览
B.15 经典与新锐:近年来上海翻译文学综述
B.16 非主流文学叙事的生产力——上海文论一瞥
B.17 E时代的上海诗歌
B.18 乏力的原创与踊跃的改编——2011年的上海戏剧
……
BⅧ附录
陈圣来,研究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特约研究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荣誉教授,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特聘国际咨询专家,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复旦大学视觉学院等客座教授,亚洲艺术节联盟主席,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历任东方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2011年6月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201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任国家重大课题《大型特色活动和特色文化城市研究》首席专家;获上海市社科基金资助,任上海市系列课题《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研究》首席专家。
1981年从事新闻工作,1992年创办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以创新和改革的姿态,颠覆了传统的广播模式,被广电部领导誉为“中国广播改革的第二块里程碑”。2000年度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研究会授予杰出贡献奖。2000年受命组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策划运作了当今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成功举办了12届。在他主持和操办下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被文化部部长誉为“国际艺坛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艺术节之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工程和国际知名品牌”。2005年陈圣来被世界节庆协会授予杰出人物贡献奖。2007年被授予IFEA(世界节庆协会)中国杰出人物奖。
有《生命的诱惑》《广播沉思录》《晨曲短论》《品味艺术》等专著,在诸多重要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并策划主编了《中国百家广播电视台-东广卷》《东方旋风》《世界艺术节地图》《中国节庆地图》《艺术屐痕》等丛书。此外还撰写了数百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特写、随笔等,曾获《花地》佳作奖、中国广播节目奖、中国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
《上海蓝皮书: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2版)》会聚了高校、作协和社科院等各方面的研究者对2011年上海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发展状况的观察和思考,并就《文学报》“新批评”专刊引发热议等现象集中进行了探讨。
既深入解读王安忆的长篇新作《天香》等重要作品,也关注青年作家的成长,对多位作家近期的创作进行了细致探析。既考察《收获》《上海文学》等重要文学期刊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也跟踪关注网络诗歌等新媒体文学的发展动态。并考察上海戏剧、上海电影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深入思考加强原创、提升文化价值这一重大命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