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构研究
作者:赵海月 著
出版: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8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560187457
ISBN-10:7560187455
去豆瓣看看 导言(一)涵义辩识1. 制度与政治制度2. 公民与政治角色3. 民主与民主含量(二)主题框架1.文献回顾2.研究思路3.结构安排(三)研究方法1.经济分析2.历史分析3.文化分析一、理论预置:民主政治的设制前提(一)人性论与制度设计1.人性是什么2. 经济人预设3. 公共人导向(二)博弈论与制度安排1.哈丁悲剧2.纳什均衡3.价值四律4.制度功能(三)实践论与制度建设1. 制度理念与操作2.制度构建与创新3.制度结构与效率4.制度变迁与流向二、人的塑造:民主政治的文化支撑(一)疏议中国民主之萌1.文化立人说:近代文化建构模式2.契合性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根本性动力: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二)亚里士多德的构想1.关于公民本质的规定2.公民品质与政治制度3.优良政体与治国之策(三)政治文化的先导性1.人的现代化是关键2.公民教育的价值性3.政治社会化的意义三、历史坐标: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定位(一)反思兴亡“周期率”1.治乱轮回现象2.君主政治弊端3.走出历史怪圈(二)议会政治试验的夭折1历史性的回顾2.失败原因探寻3.走向民主自由(三)过渡性质的政治形态1.过渡理论与实践2.共和制的必然性3. 初级阶段的显示四、完善制度: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一)中国特色的制度架构1.一院主导的两元格局2.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3.单一制下的复合特征4.公民自治的基层实践(二)依法治国的宪政逻辑1.宪政与法治2.人本与自由3.法治性整合(三)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1.全球化的理论前提2.政治文明的普适性3.自觉实现制度创新(四)走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1.传统与现代化:他国的五大范例2.发展与秩序性:中国的路径选择五、以人为本: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取向(一)坚持执政为民之基1历史运动的最高目标2.民本思想的合理把握3.执政逻辑的价值基础(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1.政治参与的价值解析2.政治参与的现状考量3.政治冷漠的原因探讨4.政治参与的规范运作(三)尊重保障人权声索1.维护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2.贯彻与落实宪法人权原则3.在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人权(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的整体图景2.醇化公民的政治素质3.打造自由的经济基础4.人类的解放与自由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赵海月,法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国外马克思王义研究博士后流动站专家。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兼职主要有: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形势与政策教育指导组副祕书长,吉林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燕山大学客座教授,吉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吉林省公务员培训专家,吉林省时事评论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在《新华文摘》《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刊物发表120多篇学术论文。以专著、主编形式出版《政治学》《中国政治分析:视界与维度》《国际战略思想研究》《人类历史上100次大劫难》《罗斯福:美国新政领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热点专题研究》等著作。在科研立项上,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和校内科研项目20余项;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获省部、市、校30余项奖励或荣誉。
《制度与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构研究》是从“制度”与“人”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在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分析和把握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问题。这里既有学理论证、理论假说,又有制度能动、人的塑造;既有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又有建没重点、全局盱衡;既有依法治国的宪政逻辑,又有以人为本的发展取向等。《制度与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构研究》共分五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是探讨制度设计、安排与建设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足探讨“政治人”的民主性问题。第三部分是探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定位问题。第四部分是探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完善制度问题。第五部分是探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