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建设思考与实践:基于“五健康”特色研究
作者:李静 编著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8
页数:231
定价:29.00 元
ISBN-13:9787511227461
ISBN-10:7511227465
去豆瓣看看 一、深入思考与剖析——学校特色建设的切入点
(一)明确学校特色内涵
(二)准确定位学校特色
二、建设学校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
(一)全员共同协商,帮助教师细化并认同特色目标
(二)干部率先垂范,引导教师将特色理念内化成行为
(三)依据文化建设需要,创设学校特色机制
(四)建设学校课程,提升学校文化
三、创新课堂教学——学校特色建设的主阵地
(一)依据学校特色理念,诊断课堂教学问题
(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设特色课堂文化
(三)根据特色建设需要,改善备课听评课方式
四、开发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建设的主渠道
(一)建构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学校与师生发展
李静,1986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任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小学校长。15年的小学班主任经历使其真正感悟并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真谛:十余年的校长工作实践使其尝试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即以真心、专心、用心、恒心的态度和行为致力于学校建设。一直以来,“五健康”特色文化建设引领着干部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前行,同时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实践中优化着学生素养。其曾被评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所著《“五建康”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报告获得北京市课程建设一等奖:“五健康”特色课程获得丰台区课程建设奖励,论文《树立共产党员形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获得丰台区党建研究成果一等奖。2011-2012年完成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课程班学习并结业。
如果说用师生的经验和优势来解决当前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是实现学校发展的良好途径,那么,“五健康”特色建设就是在梳理,反思、调整学校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校将已有的经验和优势分析、诊断再加以提升,紧紧围绕文化建设这一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以校本课程为特色建设的主渠道,在创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着学校特色建设,同时解决着办学中新的问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