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解释学(增订版)
作者:李咏吟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10
定价:58.00 元
ISBN-13:9787308105187
ISBN-10:730810518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文学创作与创作解释学重构
第一节 文学创作活动与创作解释学简史
第二节 直面创作与创作解释学的逻辑建构
第三节 世界文学与创作解释的诸种可能性
第四节 形象学还原与诗性综合解释原则
第二章 体验与意志:创作心理解释
第一节 情深文明:原初经验与审美经验
第二节 为情造文:体验类型与创作选择
第三节 气盛化神:生命探究与深度创作
第四节 内极才情:创作取向与生命意志
第三章 想象与形象:创作本体解释
第一节 形象建构与文体意识及其想象定势
第二节 生命的自由想象与艺术形象的生成
第三节 艺术形象创造与形象学解释的意义
第四章 生命与心性:散文创作解释
第一节 潜人存在深处与散文的哲理意趣
第二节 散文、传记与历史学叙述之关系
第三节 述性灵:名士趣味与散文的神韵
第五章 故事与叙述:小说创作解释
第一节 短篇小说的叙事性及其思想容量
第二节 中篇小说的美学形式与抒情原则
第三节 重申先锋叙事的现代文化价值立场
第四节 现代叙事试验:故事颠覆与重建
第五节 生存体验与小说创作的体验意向
第六章 文学与民间:创作类型解释
第一节 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内在契合
第二节 民族文学创造与民间智慧的价值
第三节 文学的民间方式及其文化生命理想
第四节 城市文化与通俗文学创作的兴起
第七章 实践与自由:创作意义解释
第一节 文艺创作的审美自由与存在焦虑
第二节 确证自由:艺术实践与反艺术实践
第三节 心灵净化与文艺的生命价值理想
参考文献
后记
李咏吟,1963年4月生于湖北黄冈浠水县,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1999)、《走向比较美学》(2000)、《诗学解释学》(2003)、《创作解释学》(2004)、《解释与真理》(2004)、《体验与解释:通往本文解释学》(2006)。在《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当代作家评论》、《文艺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方向为诗学、美学与解释学,目前主要致力于诗歌与哲学、经典解释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立足于创作实践本身,运用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创作活动进行了极富美学意味的学理创作心理的精微与奥妙;有关小说与散文文体的稀释,则尽力还原作家的创作智慧,正视了文学的民间接受方式的充分肯定,又显示了总体文学视野的现代意义;作者从创作自由入手,对文学功能与价值的理性解释,体现了现代学者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自由追求。《创作解释学(增订版)》论述细腻,充满激情,极具思辨力量,有助于读者对创作本身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