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第1辑):公务员规模问题与政府机构改革
作者:朱光磊 主编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1
页数:349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300098883
ISBN-10:7300098886
去豆瓣看看 序言
一、报告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二、总体分析与建议
总论:政府发展理论与2l世纪初中国政府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政府发展与政府发展理论
二、制约现代政府发展的基本因素
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发展模式
四、21世纪初中国政府发展的主要趋势
上篇:政府官员规模问题研究
关于中国政府官员规模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
一、关于政府官员规模“大”与“小”问题的不同看法
二、部分国家(地区)政府官员规模的基本情况
三、制约政府官员规模的主要因素
四、中国目前在政府官员规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长期趋势:政府官员规模的“适度扩张
六、短期趋势:政府官员规模的“适度从紧
七、调整中国政府官员规模的配套措施
八、总体分析与学术上的“1%定律
关于中国政府官员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官民比”省际差异的原因研究
二、财政规模、编制改革和官员规模的变动
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官员规模控制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政府官员规模的隐性化
二、事业单位规模扩张及其原因分析
三、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在于功能结构而非规模
——以社会中下层视角感性看官员规模
一、社会舆论认为官员规模过大具有一定的依据
二、中国政府雇员人数的概念
三、功能定位上中国实际采用“大政府
四、关键不在于规模
五、中国官民比0.86%不一定小于美国的3.25%
下篇:行政体制改革与大部门体制研究
关于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完整、准确地理解“大部门体制”及其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大部门体制的国际经验及主要启示
三、中国进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二、行政编制方案
三、巾央和地方的编制管理目标
四、效果
五、个案研究:A城市某区政府的精简
六、结论
大部门体制的文化基础与制度保障
一、大部门体制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
二、大部门体制运作的文化基础
三、大部门体制的制度保障
关于中国副职设置问题的思考与改革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副职“多”与官员规模“臃肿
二、“辅佐型副职”模式的结构及分析
三、中国副职设置模式的结构和特征
四、中国副职设置模式的改革方向
关于中国条块体制调整的思考与建议、以双重领导为特色:中国条块关系的基本模式
二、“上下对口”:条块关系对政府官员规模的影响机制
三、职责同构:上下对口长期存在的制度性根源
四、逐步调整职责同构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官员规模变革的一个基本思路
五、结论:跳出条块关系看政府官员规模
论大型城市在政府间关系中的政治平衡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政治平衡思维的转变
二、行政区划改革滞后与政府问关系失衡
三、突出大型城市政治平衡作用的相关对策研究
四、结语
后记
朱光磊,1959年生,南开大学教务总长,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乇任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代表作还有《以权力制约权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2002年,获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中国政府与政治》(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公司,2003年)、《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全国首届高校百名“教学名师”奖,2005年主讲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列入国家级精品课。
《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第1辑)》的分析背景是中国政府发展状况,报告的年度分析重点是包括公务员规模和大部门体制改革在内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世纪之初,中国政府自身及其所处的发展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报告就政府机构和编制管理改革、公务员规模调整等行政改革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以期能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