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国孢子植物志总序
《中国真菌志》序
致谢
总论
一、分类历史
(一)属的建立及发展
(二)基于形态学特征的分类系统
(三)基于分子系统学的分类变化
二、生物学特性、生理及遗传变异
(一)菌落
(二)分生孢子梗
(三)瓶梗
(四)分生孢子
(五)生境及寄主
(六)生理及遗传变异性
(七)拟青霉属、棒束孢属和戴氏霉属的相近属
三、研究方法
(一)经典分类
(二)DELTA专家分类系统
(三)分子系统学
四、经济重要性
(一)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
(二)功能食品研究开发
(三)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四)微生物农药
(五)其他
五、常见种的人工培养
(一)蛹草拟青霉
(二)古尼拟青霉
(三)细脚棒束孢
(四)蝉棒束孢
(五)玫烟色棒束孢
(六)叉戴氏霉
各论
一、拟青霉属
(一)概述
(二)种的描述
暗绿拟青霉
肉色拟青霉
棒孢拟青霉
柱孢拟青霉
灰绿拟青霉
古尼拟青霉
有性型:古尼虫草
花溪拟青霉
淡紫拟青霉
娄山拟青霉
有性型:娄山虫草
马昆德拟青霉
蛹草拟青霉
有性型:蛹虫草
雪白拟青霉
念珠藻状拟青霉
蜻蜓拟青霉
小孢拟青霉
彭氏拟青霉
紫拟青霉
少枝拟青霉
具柄拟青霉
撑拟青霉
纤姿拟青霉
宛氏拟青霉
轮生拟青霉
酒红拟青霉
(三)未观察的种
依丝霉拟青霉
古尼拟青霉小孢变种
中国拟青霉
蝙蝠蛾拟青霉
(四)近缘属种的描述
丽马利亚霉鲜红变种
高山弯颈霉
二、棒束孢属
(一)概述
(二)种的描述
鲜红棒束孢
环链棒束孢
斜链棒束孢
蝉棒束孢
有性型:大蝉草
粉质棒束孢
玫烟色棒束孢
玫烟色棒束孢北京变种
爪哇棒束孢
有性型:金龟子虫草
蝗生棒束孢
细脚棒束孢
有性型:高雄山虫草
炭角棒束孢
三、戴氏霉属
(一)概述
(二)种的描述
小檗戴氏霉
双型戴氏霉
灰戴氏霉
短链戴氏霉
叉戴氏霉
合川戴氏霉
江苏戴氏霉
大孢戴氏霉
参考文献
菌物汉名索引
菌物学名索引
后记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