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一 引言二 泰国华人:同化、涵化与多重认同三 从“孤军”到华族: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认同变迁四 叙述结构第一章 田野点概述与研究方法一 田野点选择与概况二 研究方法第二章 第一代:逃离与生存一 中国解放,退入缅甸二 局势变化,部队撤台三 护卫马帮,建村自治四 与泰合作,解甲归田五 去国还乡,安享晚年第三章 第二代:定居与发展一 奔波泰缅,借土养命二 “救总”援助,发展农业三 土产加工,多种经营四 赴台求学,外出就业五 历史困扰,毒品问题第四章 第三代:留守与出走一 生长于斯,泰华教育二 大陆/台湾,想象家园三 泰中翻译,市场需求四 城乡差别,人口迁移第五章 自治会与村委会:社会冲突与认同转变一 军队传统,威权统治二 村长/会长,权益冲突三 国家介入,社会转型第六章 生命礼仪:婚丧嫁娶中的道德与伦常一 中式婚礼: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二 传统葬礼:以孝为本,重义轻利三 中泰结合之葬礼:超度亡灵,福佑子孙四 日常伦理:婚姻、家庭与性别第七章 文化秩序:民间信仰、岁时节气与华人认同一 岁时与节气:文化传统,代代相传二 观音会:吃斋祈福,保佑平安三 关帝诞辰暨火把节:村寨清吉,招财进宝四 中元节:迎亡送亡,祖灵庇佑五 泰皇后华诞:入乡随俗,普天同庆第八章 华文学校:象征与希望一 军队办学,坚持不懈二 学校运作,师资经费三 教学困境,力求改革第九章 外面的世界:融合与疏离一 从泰北到曼谷:流动与散居二 钦VS.钦霍:融入与疏隔三 原生情感与理性抉择结论附录 十年风雨忆先师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