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薯主要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
作者:黄贵修,李开绵 著
出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9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511608963
ISBN-10:7511608965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中国木薯主要病害
第一节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识别与防治
一、分布
二、田间症状
三、病原学
四、发病规律
五、防治措施
六、附图
第二节 木薯褐斑病识别与防治
一、分布
二、田间症状
三、病原学
四、发病规律
五、防治措施
六、附图
第三节 木薯炭疽病识别与防治
一、分布
二、田间症状
三、病原学
四、发病规律
五、防治措施
六、附图
第四节 木薯离蠕孢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一、分布
二、田间症状
三、病原学
四、发病规律
五、防治措施
六、附图
第五节 木薯棒孢霉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一、分布
二、田间症状
三、病原学
四、发病规律
五、防治措施
六、附图
第六节 木薯白点病的识别与防治
一、分布
二、田间症状
三、病原学
四、发病规律
五、防治措施
六、附图
第七节 木薯疫霉根腐病识别与防治
一、分布
二、田间症状
三、病原学
四、发病规律
五、防治措施
六、附图
……
第二章 中国木薯主要害虫(螨)
第三章 中国木薯种植园主要杂草
第四章 木薯非侵染性病害及其他病虫害
参考文献
黄贵修,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副书记,橡胶树病害/植物-微生物互作课题组组长,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 IRRDB)植保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植保专业委员会理事。
1999年9月至2001年2月,在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 CIAT)作访问学者,从事植物内生菌内共生机理研究。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完成博士论文《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功能基因组学分析》研究工作。2005年7月至今,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橡胶树、木薯、香蕉等热带作物重要病害发生机理与防控技术,热带植物内生菌资源研究与利用等研究及科技服务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农业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课题、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海南省教育厅科技基金项目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20多项。近年来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源文献收录论文7篇,出版著作5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奖和鉴定成果8项。
李开绵,学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书记/副所长,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木薯淀粉协会,中国热作学会热带薯类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7年7月参加工作并参与“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海南岛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与评价”的工作。1989年,被派往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CIAT)驻哥伦比亚总部参加木薯生物技术培训班。1994-1995年,先后两次到泰国参加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组织的“农民参与式研究( FPR)”项目的培训。
1993- 2008年,先后多次参加亚洲木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2010年, 发表的论文Proteome Characterization of 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somatic embryos, plantlets and tuberous roots 被Proteome Science杂志录用。
2002年至今,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和木薯育种研究,先后主持成果转化项目、支撑项目、行业科技项目、948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子课题等21个项目。2000年以来,已获得各类奖励14项;其中,2002年“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2005年“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08年“木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09年“木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木薯是国际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是除谷类和豆类作物外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是当地居民主要的或补充食物。国际木薯种植面积约1 900万公顷,产量约2.3亿吨,其中尼日利亚、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木薯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国际木薯进口国主要分布在亚洲和西欧国家,而出口则集中在东南亚和美洲国家;中国、韩国和荷兰为三大木薯进口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为三大木薯出口国。木薯块根富含淀粉,是主要的收获物,淀粉除可生产酒精外,还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化工、纺织、药品、化妆品等产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木薯贸易总量增加了40. 68倍,年均增长8%;同期贸易总额增长了153. 33倍,年均增长10. 68 010。
国内木薯自1820年前后引入广东地区种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超过600万亩(1亩~667m2,全书同),鲜薯产量800万吨以上。木薯具有耐贫瘠、高产等优点,在其它作物不能种植的土地上也能获得一定的收成,是我国热区农民荒坡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木薯在我国主要用于生产淀粉和酒精,是我国最大的生物能源产业,也是我国第五大热作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木薯淀粉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我国业已成为国际木薯最大进口国,2011年进口木薯淀粉83.2万吨,木薯干片486.o万吨;木薯干(块根干片)作为生产乙醇汽油的原料而被列入我国的生物能源战略物资名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