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名著名家导读系列:呼兰河传
作者:苏叔阳 主编
出版:青岛出版社 2012.8
页数:184
定价:13.80 元
ISBN-13:9787543687196
ISBN-10:7543687194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常年易考题
参考答案
读后感
萧红,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境内一个地主家庭中,取名张乃莹。1919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她一点儿安慰。1927年萧红考进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不愿意让父亲包办自己的婚姻,便逃出家庭,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逃离出困境。这年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了共同的生活。1934年,日伪在伪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受其影响。1936年7月,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1937年1月,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成为“孤岛”后,她应李公朴之约,于1938年1月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去了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陷香港。她当时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21日,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设立的临时医院中。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中,她与世长辞,年仅32岁。
苏叔阳,生于1938年,当代著名作家,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大学教师、工人。197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曾任作协全委会委员、影协副主席等。
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文华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乌金奖及全国作协散文奖、短篇小说奖等。其作品《中国读本》获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金奖。
曾获“《儿童文学》金作家”称号,并荣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中国电影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奖,“中国话剧百年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2011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等。
《新课标名著名家导读系列: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翻开本书,如同打开一卷古老昏黄的历史画卷,这经历风霜的画卷色调昏暗,看不到生机与活力,满页都是悲凉。生活在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的,一年四季没有任何新鲜事物可言,也看不到时代发展,最大的新闻也不过是谁家“跳大神”,谁家的牲畜闷死在大坑里了。读着这些让人心里感到一阵一阵的荒凉,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深深的寂寞和悲伤。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