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研究
作者:苏平 著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12.10
丛书:法学新前沿
页数:256
定价:39.00 元
ISBN-13:9787511840189
ISBN-10:7511840183
去豆瓣看看 摘要绪论第一章 知识产权变动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财产权体系的基本理论范畴一、财产权体系的一般考察二、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三、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关系第二节 物权的权利变动一、权利的变动二、物权的变动三、物权变动的原因第三节 知识产权变动制度的基本范畴一、知识产权变动的概念二、知识产权变动之原因三、知识产权变动之种类四、知识产权变动制度的功能五、知识产权变动的价值第二章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物权变动与物权行为理论一、物权变动的立法二、物权行为理论第二节 知识产权行为界说一、知识产权行为的概念二、知识产权行为的特征三、构建知识产权行为理论的意义第三节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基本架构一、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概念及可能的立法主义二、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法律意义三、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基本架构四、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作用第三章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价值基础及其实现途径第一节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价值基础:交易安全一、交易安全的概念二、交易安全的价值分析三、知识产权变动中保护交易安全的具体制度第二节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价值基础的实现途径:登记一、知识产权登记的概念与特征二、知识产权登记请求权三、知识产权登记的阶段与过程四、知识产权登记的功能五、知识产权登记的效力第四章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之一:意思主义第一节 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概念界定一、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概念二、意思主义立法例第二节 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构成要件一、债权行为二、公示对抗第三节 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下知识产权变动法律效果一、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下知识产权转移面临的风险二、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第四节 对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评价第五章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之二:形式主义第一节 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一、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概念与立法例二、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理论核心——区分原则三、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构成要件第二节 知识产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一、知识产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内涵与特征二、知识产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构成要件第三节 知识产权形式主义与知识产权合意一、知识产权意思表示的概念及其构成二、知识产权合意的概念与特征三、知识产权合意的具体规则四、知识产权意思表示瑕疵及其法律效果第六章 我国知识产权变动模式之完善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变迁一、商标权的变动模式二、专利权的变动模式三、著作权的变动模式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变动模式实践现状一、案例一的审理情况及评述二、案例二的审理情况及评述三、案例三的审理情况及评述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变动模式之选择与完善一、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选择:基于交易成本和外部性的考虑二、我国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的优先选择三、我国知识产权变动模式具体规则之构想
苏平,四川广安人,法学博士,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入选专家,全国第二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重庆市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现任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国家知识产权培训(重庆)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重庆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四川)兵工学会国防知识产权专委会总干事、中国作家文艺作品版权保护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等。 在《法商研究》、《知识产权》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年来,主持研究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重庆市教委高教改革重点项目等。
《知识产权变动模式研究》主要是以基于法律行为产生的知识产权变动行为及其模式为研究对象。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权的一种,其变动仍亦遵循财产权利变动的规则。由于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使得知识产权权利人在知识产权变动中被他人侵权的可能性大大高于以有形财产作为客体的物权。基于知识产权交易安全性考虑,知识产权的变动需要有法律特别规定相应的范式,即知识产权变动模式。借鉴物权变动立法主义和立法实践,结合当下各国知识产权变动的有关立法例和实践模式,知识产权变动模式一般可分为意思主义、债权形式主义和知识产权形式主义三种模式。我国专利法、商标法相关法条均有形式主义的立法实践或痕迹,著作杈法则根据其权利产生性质而采意思主义。本书认为,我国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变动行为宜优先采知识产权形式主义,促使权利移转有序,确保知识产权交易安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