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
作者:陈东景,李斌,刘晓阳,等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9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516115213
ISBN-10:7516115215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与发展
第二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
第三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第四节 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研究与进展
第二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理论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
第五节 绿色消费理论
第三章 IPAT模型及其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IPAT模型的产生及其内涵
第二节 IPAT模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IPAT模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第四
陈东景,男,1974年4月出生,博士,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负责人,青岛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青岛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学科负责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海洋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评价。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海洋重大专项、国家海洋公益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优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共分三部分,九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以及资源节约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包含第一章、第二章两章的内容;第二部分是运用IPAT模型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开展水、能源和耕地资源的节约状况定量研究,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对策建议,包含第三章一第六章四章的内容;第三部分,即第七章一第九章,研究了生态足迹理论与资源节约型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旅游饭店和高等学校这两个资源消耗型场所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定量研究,从微观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