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第1章 尺寸公差与配合
1.1 互换性及其作用
1.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1.2.1 孔和轴
1.2.2 尺寸
1.2.3 偏差、尺寸公差及公差带
1.2.4 配合
1.2.5 配合制
1.3 公差与配合标准
1.3.1 标准公差系列
1.3.2 基本偏差系列
1.4 国标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1.5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1.5.1 基准制的选择
1.5.2 标准公差等级的选用
1.5.3 配合的选用
1.5.4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1.6 常用测量器具及使用
1.6.1 游标示值量具
1.6.2 螺旋测微量具
1.6.3 指示式量具
1.6.4 工件尺寸检验的验收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几何公差
2.1 概述
2.1.1 几何公差特征符号
2.1.2 几何要素及其分类
2.1.3 几何公差的注法
2.2 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
2.2.1 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2.2.2 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2.2.3 形状误差的检测及评定
2.3 方向公差与方向误差
2.3.1 方向公差与公差带
2.3.2 基准
2.3.3 方向误差的检测与评定
2.4 位置公差与位置误差
2.4.1 位置公差与公差带
2.4.2 位置误差的检测与评定
2.5 跳动公差与跳动误差
2.5.1 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2.5.2 跳动误差的检测与评定
2.6 几何公差的选用
2.6.1 术语及定义
2.6.2 公差原则
2.6.3 几何公差的选择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表面粗糙度
3.1 概述
3.2 表面粗糙度的术语及评定参数
3.2.1 术语及定义
3.2.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3.3 表面粗糙度选用与标注
3.3.1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
3.3.2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
3.3.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3.3.4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
3.4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检测
3.4.1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测量方法
3.4.2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检验的简化程序
思考与练习
第二篇 汽车工程材料
第4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4.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4.1.1 强度
4.1.2 刚度和弹性
4.1.3 塑性
4.1.4 硬度
4.1.5 冲击韧性
4.1.6 疲劳强度
4.2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4.2.1 铸造性能
4.2.2 焊接性能
4.2.3 切削加工性能
4.2.4 压力加工与锻压性能
4.2.5 金属的热处理性能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铁碳合金
5.1 金属及合金的构造与结晶
5.1.1 纯金属的构造与结晶
5.1.2 合金的构造与结晶
5.2 铁碳合金相图
5.2.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5.2.2 铁碳合金相图
5.3 碳素钢
5.3.1 碳素钢的分类
5.3.2 碳素钢的牌号、性能及主要用途
5.4 合金钢
5.4.1 合金结构钢
5.4.2 特殊性能钢
5.5 铸铁
5.5.1 铸铁的石墨化
5.5.2 铸铁种类
5.6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5.6.1 钢在加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5.6.2 钢的退火与正火
5.6.3 钢的淬火与回火
5.6.4 钢的表面热处理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非铁金属与非金属材料
6.1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
6.1.1 铝及铝合金
6.1.2 铜及铜合金
6.1.3 滑动轴承合金
6.1.4 其他非铁合金
6.2 非金属材料
6.2.1 高分子材料
6.2.2 陶瓷材料
6.2.3 复合材料
6.3 零件的失效与典型汽车零件用材
6.3.1 零件的失效
6.3.2 典型汽车零件用材
思考与练习
第三篇 汽车机构分析
第7章 机构的组成及汽车常用机构
7.1 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简图
7.1.1 机构的组成
7.1.2 运动副及其分类
7.1.3 机构运动简图
7.1.4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7.2 平面连杆机构
7.2.1 概述
7.2.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7.2.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机构
7.2.4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7.3 凸轮机构
7.3.1 凸轮机构的组成与特点
7.3.2 凸轮机构的分类
7.3.3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7.4 间歇运动机构与螺旋机构
7.4.1 棘轮机构
7.4.2 螺旋机构
7.5 轮系
7.5.1 轮系的分类
7.5.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7.5.3 周转轮系的组成和分类
7.5.4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
8.1 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8.1.1 基本概念
8.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8.1.3 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8.2 平面汇交力系
8.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
8.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8.3 力对点之矩、力偶
8.3.1 力对点之矩力矩
8.3.2 力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8.4 平面任意力系
8.4.1 力线平移定理
8.4.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8.5 摩擦
8.5.1 滑动摩擦
8.5.2 滚动摩擦的概念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与回转零件平衡
9.1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
9.1.1 平面运动的概念
9.1.2 平面运动的分解
9.2 回转零件的平衡
思考与练习
第四篇 汽车常用传动机构及零件的强度计算
第10章 构件受力变形及其应力分析
10.1 基本概念
10.1.1 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概念
10.1.2 构件受力和变形的种类
10.2 轴向拉伸和压缩
10.2.1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与应力
10.2.2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0.2.3 拉伸与压缩时的强度条件
10.3 剪切和挤压
10.3.1 剪切的实用计算
10.3.2 挤压的实用计算
10.4 扭转
10.4.1 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计算
10.4.2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10.4.3 扭转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10.5 梁的对称弯曲
10.5.1 对称弯曲的特点和梁的基本类型
10.5.2 弯曲内力
10.5.3 弯曲时的正应力
10.5.4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10.5.5 弯曲刚度条件
10.6 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10.6.1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0.6.2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带传动与齿轮传动
11.1 带传动
11.1.1 V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1.1.2 普通V带与带轮的结构、型号
11.1.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其传动比
11.1.4 V带的安装与张紧装置
11.2 齿轮传动
11.2.1 齿轮传动的特点与分类
11.2.2 渐开线齿轮
11.2.3 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