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就地城市化研究:关于当前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的调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就地城市化研究:关于当前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的调研
作者:张建云 等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0
页数:244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516115466
ISBN-10:7516115460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目 录内容简介
  传统城市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市 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就是随着非农产业的聚集 而发生的非农人口的聚集过程。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城市化的总结,也是 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思路。但是,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 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迅猛发展、现 代农业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国情背景和时代背景下,传统城市化理论已严重 滞后于实践发展,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化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纠结的难题无不 与此内在相关。传统城市化理论需要创新。我们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只有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在人类 发展一般规律意义上才是对的,对于具体国家、具体地区来说,并不意味着 都要经历工业化的全部过程。农业工业化并不意味着农业非农化,发展工业 并不意味着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第三产业。在我国传统农业区 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在那些工业基础较差的地区,并不一定要放弃农 业优势,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非农产业。农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是 人类自我实现的重要平台,农业有丰富的产业内涵和功能,因而有无限的发 展空间。一方面,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农业内部横向 行业大融合;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理念,促进农业市场化,使农 产品及一切要素都成为商品,农业真正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就可以无限 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农业商品化和社会化实际上是农业 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而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则是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只要农业实现了这两个根本点,农业与工业就不再有本质区别,农民在农 业园生产农产品就如同工人在工业园生产工业品一样,农业与工业只是生产 的产品不同而已,农民与工人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已。由此,当前农村与 城市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生活在城市的市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而生活在农 村的农民从事产业,而在于农民能否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基础设施、养老、医疗保险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根本改变传统生活方式,过上和 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就地城市化研究:关于当前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的调研》通过对山东寿光、黑龙江农垦、北京京郊、江西赣州等的实地调研,我们确信:传统农业区完全可以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勉强发展与农业没有 直接联系的第二、第三产业,而是通过创新农业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 营方式,通过当地农民自己的力量,实现传统农业区的就地城市化。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47)折扣价格
暂无京东缺货3个月
2天前更新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481天前更新

47
当当缺货N个月
7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