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地区差异与聚集规模研究
作者:谢长青 著
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10
页数:208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109172302
ISBN-10:7109172309
去豆瓣看看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结构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界定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聚集与规模经济理论
2.1.1 城市集聚效应与规模经济理论
2.1.2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集聚力与分散力理论
2.1.3 经济发展与城镇群演化理论
2.2 农村城镇化及区域增长理论
2.2.1 农村城镇化研究综述
2.2.2 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溢出
2.3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2.3.1 公共资本总支出与总产出关系的研究
2.3.2 基础设施物质资本存量与总产出关系的研究
2.4 结论与评论
第三章 我国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现状与问题描述
3.1 我国小城镇发展情况
3.1.1 小城镇数量增长较快,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小城镇辖区总人口较多,但镇均人口规模小,聚集能力弱
3.1.3 小城镇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并有两极分化趋势
3.2 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现状
3.2.1 从全国看,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总量供给不断增加
3.2.2 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差异明显
3.3 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总体薄弱
3.3.2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重复性建设不足与过剩并存
3.3.3 小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不相协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存量地区差异评价
4.1 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总体存量评价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方法
4.1.2 主成分分析过程
4.1.3 评价结果及排序
4.2 小城镇基础设施配置地区差异性测度——基于人口
第五章 我国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最优聚集规模实证研究
第六章 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第七章 公共基础设施对小城镇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第八章 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对城镇化水平的贡献实证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谢长青,男,1973年出生,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博士,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卡特中心)博士后。现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镇化、劳动力流动和新经济地理学。在《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数理统计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教育部和省社科项目10余项。
《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地区差异与聚集规模研究》沿着地区差异 —聚集—经济增长思路进行系统探索。本研究首先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方法,对我国各地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存量进行测算和评价,揭示其地区间差异。其次,甚于城市经济聚集与规模经济理沦,利用收益与成本模型,测算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最优规模,并剖析影响小城镇最优规模的因素。再次,对影响各地间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和需求的因素进行探讨,并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最后,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公共基础设施对小城镇经济增长和城镇化(非农人口)的贡献程度,为我国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确定重点提供决策支持。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