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编:古印度历史概览
导论
第一章 古印度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创造者及历史概述
第一节 产生古印度文明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古印度文明的创造者
第三节 古印度历史概述
第二章 古印度的史前文明史
第一节 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的古印度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古印度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典型遗址
一、几处北部遗址
二、中印度和南印度
三、梅赫尔格尔遗址
第四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的经济生活
第五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衰亡
第三章 古印度的吠陀时代
第一节 雅利安人对古印度的入侵
第二节 古印度前吠陀时期
第三节 古印度的后吠陀时期
第四章 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古印度
第一节 古印度的列国征战时期
第二节 摩揭陀国建立霸权
第三节 波斯人和希腊人对印度的入侵
第四节 月护王与孔雀王朝的建立
第五节 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
第六节 宾头沙罗与阿育王时代
第五章 笈多王朝与6-10世纪的南北印度
第一节 孔雀王朝以后的北印和南印
一、巽伽王朝和甘婆王朝
二、案达罗王朝
三、南端诸王朝
四、外族入侵和贵霜王朝
第二节 笈多王朝时代
第三节 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
第四节 北印的分裂和战争
第五节 戒日王以后北印的混战和拉其普特人
第六节 六世纪以后的南印度
第六章 古印度文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第一节 古印度文明在南亚和东南亚的传播
一、印度教和佛教在斯里兰卡的传播
二、佛教在尼泊尔的传播
三、柬埔寨和老挝
四、泰国
五、缅甸
六、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第二节 古印度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古印度文明在欧美的传播
下编:古印度文化概览
导论
第七章 印度国名的由来和史前文化
第一节 印度国名的由来与演变
第二节 早期印度河流域文化
第三节 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
第四节 印度河流域远古时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
第八章 古印度各种宗教文化和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婆罗门教的兴起
第二节 古印度佛教的兴起
第三节 古印度耆那教的兴起
第四节 顺世论与其他沙门思潮
第五节 沙门思潮对婆罗门教的冲击
一、沙门思潮动摇了吠陀的权威,打破了婆罗门教的一统天下
二、沙门思潮在低级种姓和下层群众中得到广泛的传播
三、在沙门思潮的冲击下,婆罗门教不得不进行改革
第九章 古印度丰富多采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古代哲学的源头——奥义书
一、“梵我同一”学说
二、“业报轮回”学说
三、“精神解脱”学说
四、“智慧瑜伽”学说
第二节 婆罗门教哲学的六个派别
第三节 古印度的佛教哲学
一、释迦牟尼的初期佛教哲学
二、龙树的大乘中观派哲学
三、无著的大乘瑜伽行派学说
第四节 古印度的耆那教哲学
第十章 古代印度伦理思想的核心观念——业报轮回
第一节 业报和轮回说的早期萌芽
第二节 古印度佛教的观点
第三节 耆那教的独特理论
第四节 印度教的完备体系
第十一章 古代印度上升到制度性的善德——施舍
第一节 制度化的印度教理论
一、施舍物
二、施舍对象
三、施舍的报偿
四、规则、仪节和禁忌
第二节 体现慈悲思想的佛教观念
一、施舍物
二、施舍的对象
三、施舍的果报
四、规则、仪节和禁忌
第十二章 古代语言和文献
第一节 印度古代语言和文字
一、印欧语系各语言
二、达罗毗荼语系各语言
第二节 古印度的吠陀文献
一、概况
二、“吠陀本集”
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四、奥义书举隅
第三节 古印度往世书
第四节 古印度史诗
一、《摩诃婆罗多》
二、《罗摩衍那》
第十三章 古印度的梵语古典文学
第一节 古印度的寓言故事
第二节 古印度诗歌
第三节 古印度戏剧
第十四章 古印度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古印度的绘画成就
第二节 古印度的雕刻艺术
第三节 古印度的建筑成就
第四节 古印度的音乐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古印度舞蹈
第十五章 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古印度的天文探索
第二节 古印度的数学成就
第三节 古印度的医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