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学前沿丛书》出版说明
序
前言
第1章 土壤大孔隙流及其对坡面产汇流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背景介绍
1.1.2 目的意义
1.2 优先流的分类及其基本理论
1.3 大孔隙流理论的研究现状
1.3.1 大孔隙的定义
1.3.2 大孔隙的成因
1.3.3 大孔隙流产生的条件
1.3.4 大孔隙流产生的影响及后果
1.3.5 影响大孔隙流的因素
1.4 大孔隙流理论的发展趋势
1.4.1 分形几何在土壤学及大孔隙流理论中的应用
1.4.2 流体力学新方法在大孔隙流理论中的应用
1.4.3 大孔隙流理论发展趋势
1.5 土壤大孔隙流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1.5.1 土壤大孔隙结构的观测技术
1.5.2 大孔隙土壤中含水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观测技术
1.5.3 大孔隙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的观测技术
1.5.4 大孔隙流室内和田间实验
1.5.5 大孔隙流实验技术进展总结
1.6 土壤大孔隙流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1.6.1 两域(two domain)模型
1.6.2 多域(multi domain)模型
1.6.3 数值(numerical)模型
1.6.4 两阶段(two phase)模型
1.6.5 混合层(mixing layer)模型
1.6.6 多尺度平均(multiple scale average)模型
1.6.7 随机(stochastic)模型
1.6.8 模拟技术研究进展总结
1.7 大孔隙流及溶质迁移数值软件
1.7.1 MACRO模型
1.7.2 HYDRUS模型
1.7.3 IN3M模型
1.7.4 RZWQM模型
1.7.5 SIMULAT模型
1.7.6 可用于大孔隙流计算的其他模型
1.8 大孔隙流理论在流域模型中的应用进展
1.8.1 DSFDM模型
1.8.2 DHSVM模型
1.8.3 CATFLOW模型
1.8.4 MIKE SHE模型
1.8.5 HYDAS DRAIN模型
参考文献
第2章 CT确定土壤大孔隙空间分布
2.1 CT扫描原理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 CT扫描实验材料和图像处理
2.3.1 土柱
2.3.2 CT扫描
2.3.3 图像处理
2.4 大孔隙空间网络的识别
2.5 大孔隙空间网络参数的确定
2.5.1 大孔隙网络和分支
2.5.2 弯曲度
2.5.3 空间水力半径
2.5.4 大孔隙网络的密度、配位数、连通性和亏格
2.5.5 确定大孔隙空间网络分布参数
2.5.6 大孔隙网络分布参数的分析
2.6 照影剂在土壤大孔隙中的运移
参考文献
第3章 大孔隙土壤水力参数和溶质运移参数研究
第4章 大孔隙土柱水流实验和土槽人工降雨实验研究
第5章 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的大孔隙土壤下渗模型研究
第6章 含有大孔隙的坡面汇流模型以及溶质流失模型研究
第7章 基于大孔隙的流域产汇流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