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医证候数学之谜:心脾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研究
作者:孙喜灵 著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1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117164269
ISBN-10:7117164263
去豆瓣看看 绪言
一、中医学人体结构问题与假说的提出
二、千年中医学理论内蕴的数学科学
三、证候有限空间模型中客观存在的复杂证候群
四、关于肝气虚的病证
五、临证中被疏远淡化的中医学的“中枢”理论
第一章 人体两种形态结构功能系统及其客观实在
第一节 人体两种形态结构功能系统
一、两个系统的概念
二、两个系统的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 隐态系统客观实在性的诠释
一、内部时间不可逆性是气化过程的表征
二、不同脏腑内部时间的演化速度各异
三、内部时间与整体观念
四、天人相应与第二时空结构的演化进程
第二章 中医学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对人体生理活动认识的新观念
一、中医学中存在的几个矛盾与问题
二、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之间相连接的系统
三、对人体生理活动认识的新观念
第二节 对人体病理机制认识的新观念
一、两个系统与两个防御体系
二、人体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的一般发病规律
三、人体隐态系统的发病特点
第三章 人体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辨证及分析
第一节 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辨证
一、隐态系统单独发病的诊断标准
二、隐态系统的隐性病症
三、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共同发病的诊断标准
四、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与四种疾病状态
五、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疾病的一般治疗原则与目的
第二节 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病因辨证分析
一、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六淫疾病辨证分析
二、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七情致病辨证分析
三、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饮食劳伤辨证分析
四、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外伤辨证分析
第三节 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气血津液辨证分析
一、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气病辨证分析
二、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血病辨证分析
三、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津液辨证分析
第四节 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五脏辨证分析
一、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心病辨证分析
二、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肺病辨证分析
三、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脾病辨证分析
四、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肝病辨证分析
五、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肾病辨证分析
第五节 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六腑辨证分析
一、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小肠病辨证分析
二、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大肠病辨证分析
……
第四章 心脾胃证候内在演化规律的理论与临证研究
附录 脾气虚证候衍生的608个全子集合与治法和方剂的精准对应
参考文献
孙喜灵,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男,汉族,1964年10月生,籍贯山东省栖霞市。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任滨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兼中医证候研究中心主任、烟台长恩医院院长,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医人体结构理论及证候基础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理论研究上首次提出了中医学的人体结构新理论:人体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人体隐显态系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证候演化规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推演出了证候存在的五种基本形式及证候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发现了证候内蕴的拓扑结构,理论推证并临床验证了肝气虚的病证,使千年中医学理论重新彰显出了科学内涵和光彩。在临床业务上,研究中医心脾病证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积累了15万余例中医心脾病证的诊疗经验。
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3篇,发表医学科普文章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医学人体结构理论研究》。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烟台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滨州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
《破解中医证候数学之谜:心脾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应用中医学人体结构的隐显态理论对大量的心、脾、胃临床病例进行严谨的辨证论治分析立足《伤寒论》重申中医学“心为中枢”理念,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经验出发完善了“肝气虚”证候的辨证论治理论。《破解中医证候数学之谜:心脾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研究》主要介绍了人体隐态系统和显态系统的理论假说,以及运用这一理论对证候内在演化一般规律的研究,临证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心脾胃的主要证候。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