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 公历和儒略日
1.1 时间的计量
1.2 儒略历和格里历
1.3 儒略日
1.3.1 积日的计算
1.3.2 儒略日的计算
1.3.3 儒略日计算的计算机语言实现
1.4 由儒略日求年月日
第2章 Delphi程序设计入门
2.1 集成开发环境
2.2 应用程序设计
2.2.1 程序界面
2.2.2 事件响应过程
2.2.3 儒略日化年月日
2.2.4 程序的优化
2.3 面向对象编程
第3章 太阳和月亮历表
3.1 历表史话
3.2 数值历表
3.3 多项式逼近
3.4 历表文件的结构和读取
3.5 月、日和火星位置的读取
3.5.1 单个天体的处理
3.5.2 主程序
3.6 DE405历表
第4章 矩阵、向量、坐标变换及有关程序设计
4.1 矩阵
4.2 向量
4.3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旋转
4.4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旋转
4.4.1 基本旋转
4.4.2 交线和欧拉角
4.4.3 极向量
4.5 矩阵向量运算的程序设计
4.5.1 向量运算子程序
4.5.2 方法的重载,关于乘法的子程序
4.5.3 动态数组、高维向量和矩阵
4.5.4 直角坐标和极坐标转换的子程序
4.5.5 旋转矩阵
第5章 天球参考系、岁差、章动和经典变换
5.1 赤道坐标系
5.2 国际天球参考系
5.3 平赤道系一天球参考系变换、岁差
5.4 真赤道系平赤道系变换,章动
5.5 真赤道系天球参考系变换
5.6 程序设计
第6章 地球参考系和地球一天球参考系变换
6.1 国际地球参考系和参考框架
6.2 观测站的坐标
6.3 地球的轴、极和极移
6.4 地球参考系真赤道系变换
6.4.1 地球自转角和格林尼治真恒星时
6.4.2 极移矩阵
6.5 地球自转参数
6.5.1 协调世界时化原子时
6.5.2 协调世界时化世界时、极移参数
6.5.3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6.5.4 地球自转参数的读取
6.5.5 地球力学时与世界时之差的多项式表达
6.6 经典地球天球参考系变换
第7章 中介参考系和cEo变换
7.1 再谈真赤道系天球参考系变换
7.2 极向量变换
7.3 天球历书原点
7.4 用直角坐标表示变换矩阵
7.5 有关参数X,y并S的程序设计
7.5.1 展开式的数据结构.
7.5.2 展开式系数数据文件
7.5.3 计算基本幅角的过程
7.5.4 计算参数X,Y,和s的过程
7.6 基于CEO的地球一天球参考系变换
7.6.1 生成CE0变换矩阵的函数
7.6.2 天球坐标系变换类
7.6.3 算法和程序的检验
7.6.4 算例
第8章 星历表的计算
8.1 光行差
8.2 星历表计算
8.3 计算星历表的程序
8.4 算例
8.5 精密星历表
8.6 天体地平坐标
8.7 天体升落和中天时刻
第9章 节气和月相的计算
9.1 太阳
9.2 节气
9.3 节气的计算
9.3.1 确定求解区间
9.3.2 sF分区间求方程的根
9.3.3 计算节气的函数
9.4 月亮
9.5 月相的计算
9.6 程序设计
9.6.1 项目文件的组织.
9.6.2 PStmp项目
9.6.3 窗体设计
9.6.4 事件响应程序
第10章 日月食的计算
10.1 月食
10.1.1 地球影锥
10.1.2 月食发生的条件
10.1.3 月食的过程
10.2 日食
10.2.1 从全球看日食
10.2.2 地面测站看日食
10.3 日月食的算法
10.3.1 影锥参数
10.3.2 中心线、最大见食地和界线图
10.3.3 影心距的计算
10.3.4 0.618法求一元单峰函数的极小值
10.3.5 贝塞尔坐标系和贝塞尔根数
10.3.6 日月视圆面切点的方位角
10.4 程序设计
10.4.1 计算日月食的类TEclipse
10.4.2 计算日月食的类函数CalcuEclipse
10.4.3 TEclipse类的私有方法
10.4.4 程序界面设计
10.4.5 数据表Eclipse.db
10.4.6 事件响应过程
10.5 沙罗周期和日月食的全景观
10.5.1 交食周期
10.5.2 沙罗序列
10.5.3 Inex序列和交食全景
10.5.4 沙罗序列数和inex序列数的计算
第11章 公历和农历的换算
11.1 历法
11.2 置闰规则和年月日序数
11.2.1 朔日和日序数
11.2.2 中气和年月序数
11.2.3 双中气月和去闰
11.2.4 地支和月建
11.2.5 干支序数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