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Ⅰ 注意力失调的现象
  第1章 何谓“注意力缺失”
  1.1特征/2
  1.2问题情境/4
  1.3伴随而来的问题/5
  第2章 注意力缺失的分类
  2.1名词演进史/8
  2.2诊断标准/9
  2.3注意力缺失的亚型/13
  第3章 病理与预后
  3.1注意力缺失的普及率/15
  3.2长期演变与预后/20
  第4章 学理的解释
  4.1注意力缺失的说明/27
  4.2整合的理论/48
  4.3诊断与治疗的结论/55
  4.4治疗的准则/56
  PARTⅡ 诊断与洽疗观点
  第5章 与治疗有关的诊断
  5.1定向诊断:对父母、老师的调查/58
  5.2对儿童的研究/73
  5.3日常生活的观察/75
  5.4诊断与治疗计划/78
  第6章 治疗的观点
  6.1治疗儿童的基础/84
  6.2父母的合作基础/90
  6.3治疗计划的细节/93
  第7章 治疗前的准备
  7.1与儿童建立关系/99
  7.2与儿童的约定/100
  7.3空间上的配备/100
  7.4训练团体的组合/10l
  第8章 治疗过程
  8.1认知的示范/103
  8.2行为演练/106
  8.3操作性增强/107
  第9章 基础训练
  9.1目标与概述/108
  9.2操作性增强的运用/109
  9.3基础训练/113
  第10章 技巧训练
  10.1目标与概述/217
  10.2操作性增强物/218
  10.3信号卡:一种行为组织的技巧/222
  10.4技巧训练/234
  第11章 给父母的指导
  11.1提供父母有关诊断和治疗的信息/294
  11.2改善亲子关系/296
  11.3步骤上的协助/298
  11.4减轻当前的情境困扰/300
  11.5减轻结构性困扰/307
  第12章 传授相关知识
  12.1概述,309
  12.2治疗目标与题目范例/312
  第13章 培养社交能力
  13.1注意力缺失儿童的社交技巧/316
  13.2治疗内容与诊断/321
  13.3治疗目标与任务范例/321
  第14章 与老师合作
  14.1合作目标/330
  14.2与老师和学校的关系/331
  14.3采取措施/331
  14.4教师训练基本方案/336
  14.5提供老师注意力缺失的资料/336
  第15章 与医师合作
  15.1合作基础/34l
  15.2合作目标及可能性/342
  15.3药物/342
  15.4混合治疗/35l
  第16章 治疗困境
  16.1挑衅与攻击/354
  16.2没兴趣和无聊/356
  16.3治疗进度不理想/356
  16.4.父母不合作/357
  16.5日常生活中缺少进步/358
  第17章 治疗方法的延伸
  17.1学龄前儿童/359
  17.2高年级儿童/360
  17.3青少年/361
  第18章 治疗评估
  18.1基础训练和技巧训练的治疗成效/363
  18.2小学生的技巧训练/366
  18.3治疗组和控制组儿童的比较/368
  18.4形式评估与可行性/370
  18.5对三位儿童做单独评估/372
  18.6长期成效的研究/373
  18.7结论/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