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时代”的文学阅读: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研究
作者:王成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
丛书:文学论丛
页数:230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301215401
ISBN-10:7301215401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修养时代”的文学阅读
一、近代的读者与修养主义的话语空间
二、“新闻小说”的文体与读者——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
三、“修养时代”的读者与文学阅读——夏目漱石的《行人》
四、近代日本的汉诗与修养主义——夏目漱石的汉诗
五、“修养时代”与大众阅读——新渡户稻造的《修养》
第二章 “同时代读者”与文学阅读
一、“殖民地”的时间与空间——夏目漱石的《满韩漫游》
二、农民、农村与资本主义——小林多喜二的《在外地主》
三、1935年:“北京”的历史空间——阿部知二的《北京》
四、战争的记忆与叙述——目取真俊的“冲绳文学”
五、现代都市生活的时间与空间——黑井千次的《群栖》
六、“经济危机”时代的文学阅读——日本社会的《蟹工船》现象
第三章 “异文化读者”与文学阅读
一、夏目漱石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二、“恋爱”话语的造译
三、“苦闷”的话语空间
四、“直译”的“文艺大众化
五、江户川乱步的侦探小说与中国的现代性
六、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七、日本大众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第四章 阅读、阐释与“经典化”
一、《我是猫》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
二、记忆、叙述与暴力——过原登的《棒球王》
三、日本后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岛田雅彦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四、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挪威的森林》翻译批评刍议
五、“加藤文学史”的启示——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学史序说》
六、大学课堂里的日本文学——中国的“日本文学教学”刍议
后记
王成,男,清华大学教授。1963年出生于山东诸城。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1998年毕业于日本立教大学文学部,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日本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翻译著作五十多万字。
《“修养时代”的文学阅读: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研究》汇集厂作者十年来研读日本文学的成果,涉及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呈现出“读什么?怎样读?”的研究过程。《“修养时代”的文学阅读: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研究》从阅读史和思想史的层面,探讨近代日本文学语境与文本的关系,重新认识日本近代史上的“修养时代”,不仅为日本近代文学研究开拓出新的空间,也为当下的文学阅读提供了方法。以“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研究”为课题,突出阅读与阐释的方法,展现出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从中日近现代思想和文学关系考察日本文学,通过研究日本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传播以及“经典化”过程,为翻译文学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修养时代”的文学阅读: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研究》强调“读者沦”的重要性,采用“修养时代的读者”、“同时代读者”、“异文化读者”等新概念,对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做出了重新解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