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
作者:洪波 著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11
页数:244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308106825
ISBN-10:7308106829
去豆瓣看看 前言导论 话语: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问题一、发现话语: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一)“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二)“语言学转向”的实质(三)“语言学转向”的意义二、语言:教育的秘密(一)人、语言、教育(二)通往语言途中的教育三、写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危机”(一)“人”的缺席(二)生命意蕴的遮蔽(三)对生活世界的疏离四、话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一)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二)有利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交叉研究思维(三)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一章 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话语释义(一)话语的概念与内涵(二)多学科视域下的话语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释义(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概念(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题与功能(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题(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功能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成要素(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预设(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思维一、普遍语用学与话语民主(一)交往理性(二)有效性要求(三)理想话语情景二、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话语理解(一)何谓理解(二)语言与理解(三)“前理解”三、接受理论视域下的话语接受(一)何谓接受(二)需要与接受(三)接受障碍(四)期待视野四、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质(一)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逻辑起点(二)主体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维度(三)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人文品格第三章 思打仗政治教育场域的话语分析一、场域:一种关系系统(一)场域(二)教育场域(三)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二、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话语权分析(一)话语:权力的表征(二)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话语权(三)话语权周旋与争夺的辩证思考三、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话语信息传播(一)话语:主体间的一种建制性关系(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的传播过程(三)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话语系统传递四、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两种话语系统(一)教育者话语:强势地位(二)受教育者话语:弱势境遇(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关系透视第四章 话语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境遇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然分析(一)话语内容真实性缺失(二)话语交往真诚性离场(三)话语方式正当性不足(四)话语语境相关性式微(五)话语预设切适性背离二、话语差异的本质揭示与溯因分析1(一)话语差异的本质揭示(二)话语差异的溯因分析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一)全球化浪潮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新机遇(二)网络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新机遇(三)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新机遇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面临的挑战(一)全球化话语的多元化、渗透性带来的挑战(二)网络社会的复杂化、虚拟化带来的挑战(三)话语间性的多样性、现代性变革带来的挑战第五章 话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应然诉求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解读(一)范式与范式转换(二)范式之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释义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理性基础(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哲学依据(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理论指向(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价值基础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基本内容(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创新(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的创新(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创新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理路(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目标(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原则(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进路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机制(一)话语转换机制(二)话语和谐共生机制结语话语:一个永恒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洪波,女,1970年生,浙江省绍兴市人。法学硕士,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会会员,浙江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马克思个人观研究》专著1部,参与编写《德育基础教程》、《思想品德教程》等教材3部,在《社会科学战线》、《河北学刊》、《求实》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厅市级课题多项,获省高校科研成果奖1项,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遵循“本体论的认识一形而上的视角一价值论的取向一方法论的进路”的写作思路,以话语为切入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范式进行本体论解读的基础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多学科交叉应用研究思维,从哲学、教育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深入的研究;立足于时代背景,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现实境遇,探索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的思路和方法。作者试图从话语的视角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症结所在,冀望通过将话语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域,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维和新观念。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