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正式制度变迁
作者:章迪诚 等著
出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1
页数:297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09600849
ISBN-10:7509600847
去豆瓣看看 第一篇 管理体制变迁及其主流思想演变
第一章 调整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早期理论探索
第二节 年以前的体制下放式改革
第三节 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
第四节 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
第五节 机械、电子国营工业企业管理权限下放
第二章 建立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一节 规范企业的利润留成办法
第二节 推行两个“拨改贷”
第三节 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
第四节 国营企业整顿
第五节 实施两步“利改税”
第六节 实行工效挂钩的工资改革
第七节 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第八节 国营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试点
第九节 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税利分流,税后承包”试点
第十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第三章 政府从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
第一节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第二节 建立中央、省级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
第四节 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第二篇 企业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
第四章 建立企业的产权制度
第一节 “两权分离”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实践
第二节 以多种形式探索新的企业制度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第四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第五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第五章 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
第一节 从“三人团”到“一长制”
第二节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第三节 贯彻企业领导体制的三个《暂行条例》
第四节 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第五节 贯彻企业领导体制的“三句话”
第六节 厂长、书记“一肩挑”
第七节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六章 员工激励与劳动关系变化
第一节 试行劳动合同制
第二节 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第三节 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第四节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及再就业
第五节 职工养老、医疗、住房制度改革
第六节 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
第三篇 行政干预与企业制度外环境改善
第七章 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第一节 制止对企业的各种集资、罚款和摊派
第二节 改善企业的外部条件
第三节 城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
第四节 清理“三角债”
第五节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
第六节 债转股
第七节 分流企业富余人员
第八节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第八章 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和布局
第一节 推动横向经济联合
第二节 推进企业的改组联合
第三节 实行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制度
第四节 发展企业集团
第五节 实施“抓大放小”战略
第六节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附录:1978-2006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事记
参考文献
章迪诚(1952.2.-),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1988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现任中共贵州大学党委常委、贵州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和MBA导师;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经济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投资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企业理论和管理理论研究,个人出版著作6部。参与撰写著作1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社会科学和软科学课题7项.参与完成多项: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经济学和管理学论文180余篇:累计发表的成果达300余万字;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颂、二等奖3项。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国有企业改革既是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人们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所产生的理论困惑,或许只有在对国有企业改革这段历史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后,才能真正摆脱当下人们对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种种理论纠缠。笔者力图从人权、事权、财权、物权等多个视角,对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形成及其演变、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制度外环境改善等进行讨论。对正式制度安排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给予了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