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π共轭聚合物链的电子结构
1.1 sp2杂化的碳
1.2 传统聚合物(sp3杂化碳组成)和导电聚合物(sp2杂化碳组成)
1.3 反式聚乙炔(CH)x的电子结构:最简单的导电聚合物
1.4 紧束缚近似下等键长反式(CH)x链的能带结构
1.5 紧束缚近似下二聚化反式(CH)x链的能带结构
1.6 反式(CH)x链能带结构的实验验证
1.7 共轭聚合物的能带结构:总体评述
1.8 结构的无序性与电子间库仑排斥的重要性
1.9 金属或反铁磁绝缘体:莫特转变
扩展阅读
第2章 导电聚合物的掺杂
2.1 引言
2.2 电荷转移的化学掺杂
2.3 电化学掺杂
2.4 电化学电荷注入:Eg的测量
2.5 聚合物电池
2.6 聚苯胺:酸一碱化学掺杂
2.7 光诱导“掺杂”
2.8 金属性一半导性聚合物(MS)界面的电荷注入扩展阅读
第3章 新特性催生新机遇
3.1 引言
3.2 可溶液加工的半导性聚合物和金属性聚合物
3.2.1 侧链功能化
3.2.2 前驱体路线
3.2.3 反离子诱导的聚苯胺加工
3.2.4 金属性聚合物在水中的分散
3.3 导电聚合物和绝缘聚合物的共混:低掺杂浓度下的渗流
3.4 透明金属性导体
扩展阅读
第4章 导电聚合物中无序引起的金属一绝缘体(M-I)相变
4.1 强无序效应简介
4.2 安德森局域化
4.3 可变程跳跃
4.4 “金属”聚合物材料的金属一绝缘体(M-I)相变的临界区
4.5 临界区内的导电性
4.6 磁场诱导的金属一绝缘体相变
4.7 Zabrodskii图:磁场和压力诱导的金属一绝缘体相变的特征
4.8 红外测量观察到的金属一绝缘体相变
扩展阅读
第5章 导电聚合物的金属态
5.1 简介
5.1.1 最高占据的能带部分填充,具有清晰可辨的费米能
5.1.2 与金属物理一致的光学性质
5.1.3 标志性的“自由”电子输运性质
5.2 掺杂金属聚合物的磁化率
5.3 比热
5.4 热功率
5.5 金属反射
5.6 输运测量
5.7 朝着金属态中更高的电导率而努力
5.8 金属性聚合物内禀导电性的估算
扩展阅读
第6章 共轭聚合物中的非线性激发:孤子、极化子和双极化子
6.1 聚乙炔:具有简并基态的半导体
6.2 反式聚乙炔中的孤子
6.3 具有非简并基态的聚合物
6.4 具有非简并基态的共轭聚合物中的极化子和双极化子
扩展阅读
第7章 孤子、极化子与双极化子:实验
7.1 聚乙炔中掺杂诱导的光吸收
7.2 掺杂聚乙炔中自旋磁化率的ESR测量
7.3 红外活性振动模
7.4 反式聚乙炔的光诱导吸收
7.5 反式聚乙炔中光诱导的电子自旋共振:光生无自旋孤子
7.6 反式聚乙炔中时间分辨的光诱导吸收:短于250fs的孤子
7.7 具非简并基态聚合物的掺杂诱导吸收
7.8 非简并基态共轭聚合物中自旋磁化率的ESR测量
7.9 非简并基态半导性聚合物中的红外活性振动模
7.10 聚噻吩中的光诱导吸收:非简并基态
7.11 时间分辨的光诱导吸收:非简并基态
扩展阅读
第8章 共轭聚合物的半导体特性
8.1 溶液成膜薄膜二极管
8.2 费米能级可在带隙内调控与移动的半导体
8.3 半导性聚合物的光学性质
8.4 呈有序取向和排列的半导性聚合物链的光学性质
8.5 半导性聚合物中的结构性无序
8.6 带问跃迁起始点的光电导测量
8.7 激发荷电极化子所需的光子能量
8.8 激子束缚能的测量
8.9 载流子的单分子和双分子复合
8.10无序半导性聚合物中的载流子输运
8.11小结
扩展阅读
第9章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和PLED点阵显示屏
9.1 半导性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9.2 OLED/PLED器件参数的精确测量
9.3 半导性聚合物MSM结的Fowler-Nordheim隧穿
9.3.1 单载流子器件
9.3.2 PLED工作电压和效率
9.3.3.MIM模型的局限
9.3.4 提高载流子注入的方法:空穴阻挡层、电子受体和空穴受体
9.4 薄膜厚度与EL效率之间的关系
9.5 电致发光效率的极限
9.5.1 磷光发光二极管
9.5.2 荧光发光二极管(单线态~三线态比率)
9.6 点阵显示屏
9.7 白光发射
9.8 溶液加工发光二极管的寿命
9.9 结论
扩展阅读
第10章 发光电化学池
10.1 引言
10.2 LEC器件结构
10.3 LEC工作机理
10.4 表面型LEC
10.5 LEC中形成电化学结的直接确认
10.6 相分离的控制:共轭聚合物加固体电解质
10.7 LEC对LED:优点和缺点
10.8 “三明治”构型中结的形成
10.9 冷冻结LEC
10.10 使用离子发光聚合物和离子液体添加剂制备的LEc
10.11 长工作寿命的LEC:离子液体添加剂
10.12 LEC:总结
扩展阅读
第11章 半导性聚合物激光材料
11.1 半导性聚合物的光增益
11.2 光诱导的吸收一光损耗的机理
11.3 共轭半导性聚合物薄膜的放大受激发射
11.4 半导性聚合物中平面波导的增益、损耗以及ASE光谱的直接测量
11.4.1 光谱的窄化
11.4.2 输出功率和线宽的阈值
11.4.3 作为增益特征的光发射以及增益对光发射的影响
11.5 通过能量转移降低激射阈值(增加斯托克斯频移)
11.6 激光谐振结构与真实的激光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