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责
作者:张文隆 著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3
页数:256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302169840
ISBN-10:7302169845
去豆瓣看看 第一篇 迎接一个翩然来临的当责时代
第1章 在混沌中认清当责真义
1.1 当责的字源延意
1.2 当责有5个视角
1.3 当责是一种抉择(choice)
1.4 当责要承担后果(consequences)
1.5 当责是一种合约
第2章 从模式与实例中评析当责原理
2.1 “当责”对应“受害者循环”的三个模式
2.2 “当责”对应“负责”的8个比照
第3章 当责的一个关键性应用
3.1 ARCI应用例:大船出航
3.2 ARCI应用例:微软的一个绩效改进计划
3.3 ARCI应用例:美国环保署的一个大型项目
3.4 ARCI应用例:跨部门团队
3.5 ARCI应用例:当责在组织内的上下传承
3.6 ARCI应用例:管理关键性营运重大案
3.7 ARIC应用例:如何建立ARCI矩阵的模式
3.8 ARCI应用例:承担当责者有资格标准
3.9 ARCI应用例:直线责任对幕僚责任
3.10 ARCI应用例:ARCI的运作环境
3.11 ARCI应用例:什么时候用ARCI?
第二篇 开展一个层层跃升的应用领域
第4章 当责的最基础:个人当责(Personal Accountability)
4.1 个人当责的特质
4.2 个人当责:问好问题
4.3 个人当责的自我实践
第5章 团队中的互动:个体当责(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5.1 个体当责:好好打一场好球
5.2 个体当责的根基:当责真意与个人当责
第6章 团队成功之钥:团队当责(Team Accountability)
6.1 当责让团队更具特色
6.2 团队当责与当用工具
6.3 团队当责的迷思
第7章 形成当责文化:组织当责(Organizational Accountability)
7.1 企业文化的认识、塑造与冲击
7.2 塑造当责的企业文化
7.3 确立当责领导
7.4 提升组织当责的地位
第8章 当责的最高层:企业/社会当责(Corporate/Social Accountability)
8.1 企业当责及其四要素
8.2 企业当责循环
8.3 与利害关系人互惠互利
8.4 成为一个当责企业后
8.5 企业当责的一个著名案例
8.6 社会当责8000( SA8000)
8.7 “企业当责”与“社会当责”用法澄清
第三篇 当责不让以经营自己、领导团队
第9章 当责—— 提升执行力
9.1 当责如何提升执行力?
9.2 当责是执行力的灵魂
9.3 当责是一种纪律
第10章 当责—— 推动跨部门团队的运作
10.1 团队运作的金三角纪律:当责是其中之一
10.2 团队运作的金字塔结构: 当责是承先启后
10.3 当责是团队运作的关键组成
10.4 当责是跨部门团队成功的灵魂
第11章 当责—— 设定目标与计量管理
11.1 目标的迷思与迷失
11.2 目标的设定与管理
第12章 当责—— 培育领导人才
12.1 “责任感中毒”与“责任阶梯”
12.2 领导人的“教练”能力
12.3 你是“将”将,还是“将”兵?
12.4 戴几顶帽子的问题
结语 当个“当责领导人”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后记
张文隆(Wayne W.L.Chang) ,现任当责顾问公司(AccountaBility Consulting) 总经理。曾任职:韬略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杜邦公司事业部总经理,美国得州Thermon公司机械工程师及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学士)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曾于中国台湾、美国、中国大陆三地公司历经:现场值班、工程设计、研究发展、项目管理、策略顾问、营销管理等工作近三十年。所经营顾问公司擅长于: 企业文化塑造与经营、策略规划与执行、商业流程改造, 及执行力提升。近年来,除顾问工作外,并在台湾执行“Executive Coaching”之高层领导人教练型咨询工作。
本书内容之当责咨询顾问工作,已由作者推展至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大陆和台湾大小型企业与机构组织中。
如今,“当责”思潮已在全球波澜壮阔地推进着,诸多国际管理期刊和企业报道为文论述“当责”议题,在杜邦、通用电气(GE )、安捷伦(Agilent )、3M、惠普、微软、联华电子等跨国企业,美国PMI、英国ITIL等专业组织,以及许多中小企业,“当责”观念都被重视、推广与应用,在各处落地生根。本书阐述“当责”如何运作、如何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规划与文化建设,比如ARCI的制度及其责任规划,更有很多应用范例,帮助读者掌握在项目规划与组织运作中,厘清角色与责任、强化团队运作,进而在管理上产生实际效益。这正是管理者可以借鉴的做法,若能遵从“当责”理论,应用在个人发展,或经营团队、公司治理,甚至加值社会,都可以产生很大很远的正面贡献,也足以为我们在的Web 2.0新时代里,建立下一个竞争优势。
准备为组织、为自己做转型吧,担起“当责”!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