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热血好男儿(代序)
少年才俊(1905-1924)
0-6岁 富家之子
卢德铭,四川省富顺县人。其父卢安炳颇通书理,曾在自流井“有道生”盐号管账(即当掌柜),且经商有道,家道殷实。卢父对这个新生儿寄予厚望,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乡材,能成为一个人中之龙。
6-16岁 聪敏好学
卢德铭6岁进入私塾,饱读古圣贤之书。略微年长后,便离家到七十里外的宜宾县(与富顺毗邻)白花场高等小学堂读书。在这里,他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开始接触和感受到时代潮流的脉搏。
16-19岁 志向高远
在中学期间,他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并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国内军阀连年混战的状况强烈不满。面对外凌内弱,卢德铭思想中渐渐萌生了从戎报国的念头。
弃笔从戎(1924-1925)
19-20岁 黄埔深造
卢德铭到黄埔军校学习,无论政治和军事,学习成绩都很优异,尤擅讲演,是操讲兼优的学员。孙中山对卢德铭大加赞许,一时在军校传为美谈。在军校的我党组织也注意到了卢德铭,很快将他发展为中共党员。
北伐革命(1925-1927)
20岁 初露锋芒
讨伐陈炯明战役中,他机智勇敢,多次化装潜入敌营侦察敌情,为夺取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1925年月11月,卢德铭调任叶挺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
21岁 战功卓著
独立团在党的领导和叶挺的指挥下,屡战屡捷,进展神速。卢德铭在各个战役中,英勇善战,立下许多战功。第一次北伐胜利结束后,叶挺独立团改为二十四师七十三团,卢德铭升任该团参谋长,驻军武汉。
22岁 统率警卫团1927年4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再次北伐,卢德铭所在的七十三团参加了这一战役,保卫了武汉国民政府,并在我党的努力下出任武汉警卫团团长。
……
秋收起义(1927)
后记 流星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