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精选:大学计算机基础
作者:陈婷 主编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7
页数:239
定价:29.50 元
ISBN-13:9787302225805
ISBN-10:730222580X
去豆瓣看看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虽然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晶体管还是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损害计算机内部的敏感部分。1965-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LC)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360系列。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ealeIntegrated,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LargeSealeIntegrated,VLSI)。到20世纪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LargeSealeIntegrated,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多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同时要求将教材建设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精选”就是在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的背景下,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应用型本科的教学需要,旨在建设一套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系列化、立体化教材。该系列教材包括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材;包括计算机类专业,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数字影视动画、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专业方向的计算机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教学的教材。
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重点面向应用、兼顾继续深造,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较全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同时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本系列教材吸纳了多所院校应用型本科的丰富办学实践经验,依托母体校的强大教师资源,根据毕业生的社会需求、职业岗位需求,适当精选理论内容,强化专业基础、技术和技能训练,力求满足师生对教材的需求。
本丛书在遴选和组织教材内容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从需求逆推内容,体现分阶段、按梯度进行基本能力一核心能力一职业技能的培养;力求突出实践性,实现教材和课程系列化、立体化的特色。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的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应用为主,技能培养”为原则,针对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特点,综合多年来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潮流编写而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性,强调了实用性和操作性,以实例贯穿全书,巧妙地将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概念明确、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全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基础、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应用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专科学生的入门计算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初学计算机人员的培训用书和自学教材。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