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的饕餮盛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研究
作者:李辉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1
页数:354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16115497
ISBN-10:7516115495
去豆瓣看看 导言
第一部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的理论采源
第一章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以及异化、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生产与消费
第二节 异化劳动
第三节 商品的秘密:金钱崇拜
第四节 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章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第三章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领导权)理论
第二部分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消费思想
第四章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
第一节 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虚伪的个性化形式
第二节 商品化的文化与文化的商品化
第三节 文化工业:意识形态的新形式
第四节 文化工业批判的反思
第五章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消费社会单向度的消费者
第一节 人类迈入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时期
第二节 文化消费:社会控制的新形式
第三节 文化消费的秘密
第四节 单向度的消费社会
第五节 艺术中的乌托邦:消费社会的救赎
第六章 弗洛姆:异化的消费
第一节 文化消费者:异化消费的消费机器
第二节 消费还是浪费
第三节 消费异化之根
第四节 走向人道而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
第五节 弗洛姆消费异化之反思
第七章 本雅明:离经叛道的消费思想
第一节 梦幻的巴黎
第二节 商品梦幻中的人
第三节 复制技术与灵韵的消失
第三部分 法兰克福学派之后文化消费研究的转向
第八章 菲斯克:我买故我在
第一节 作为大众的文化消费者
第二节 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
第三节 捉襟见肘的商业策略
……
参考文献
后记
李辉,男,1976年6月出生,山东省莒南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消费、文化产业、企业文化等。出版译著《马克思主义与美学》(合译)、《政治中的人性》、《批评的冒险》和《快乐谷游记》等;合著著作1部《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曾在《光明日报》、《文艺报》、《销售与市场》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幻象的饕餮盛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研究》旨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进行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研究的两个重要理论视角和理论基石。法兰克福学派在对文化消费的批判中看到,消费社会并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形态,物质的极大丰盛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并没有带来幸福和民主。而菲斯克对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强调被统治阶级的力量,突出了他们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躲避和抵抗。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人被符号所异化,符号体系成为控制人的新力量。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