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成瘾:逃离24小时×7天“i不释手”的生活
作者:(美) 拉里·罗森 (Larry Rosen) 著
方晓义,张锦涛,邓林园 等 译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1
页数:224
定价:36.00 元
ISBN-13:9787111406600
ISBN-10:7111406605
去豆瓣看看 译者序
献词
致谢
第一章 i失调:我们为何变成这样?
第二章 从“我”开始
第三章 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24小时×7天
第四章 i成瘾: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和短信那些事儿
第五章 网海沉浮
第六章 抱歉,我错过了会议我去看邮箱,然后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第七章 沟通第一课:屏幕后面的安全性(与训练)
第八章 只是疼痛而已,而你却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第九章 我的头像看起来胖吗?
第十章 妄想、幻觉与社交退缩是科技产品让我们“精神分裂”的吗?
第十一章 我们就是喜欢窥视
第十二章 一切都在你脑中
尾注
拉里·罗森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多明格斯山分校)心理学院前任院长及教授。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和计算机教育家,也是“科技心理学”的国际专家。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罗森博士及其同事考察了美国及其他23个国家的超过30000名儿童、少年、大学生和成年人对科技产品的反应。他的理论被大量的媒体所引用,包括CNN、《纽约时报》、《今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早安美国》等,并定期为《今日心理》写博客。
南希·奇弗和马克·凯利博士分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多明格斯山分校)传媒专业副教授、院长和心理学系教授、院长。在那里,他们与罗森博士一起建立了乔治,马什应用认知实验室。
移动媒体科技快速发展,“i潮流”席卷而来,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我们的处世方式与心理状态也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方便,还有很多问题,例如成瘾、强迫、情绪起伏、注意力缺失、社交退缩、下一代教育问题,等等。
在近30年“科技心理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上,拉里·罗森博士为“i成瘾”等问题提供了清晰深刻的解释,并为我们提供了正常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避免其伤害的实用方法。让读者不但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现实生活的缩影,还能够认清现象背后的规律,从“i成瘾”的风险中走出来。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