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丛书:公忠论
作者:张善燚 著
李建华,李建国 编
出版:华夏出版社 2013.1
页数:207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508072784
ISBN-10:7508072782
去豆瓣看看 序
第一章 官德之本:公忠的伦理范畴
一、何谓公忠:公忠与私忠辨析
(一)公忠的伦理思想内涵
(二)公忠与私忠的区别
(三)公忠是官德之本
二、公忠意识:行政伦理观的核心理念
(一)公忠意识与行政伦理
(二)公忠意识能够提升行政人员的道德品质
(三)公忠意识有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政能力
三、公忠原则:行政伦理体系的核心价值
(一)公忠之德內含的公平公正原则是行政伦理的基本价值诉求
(二)公忠之德提倡的执政为民原则是行政伦理的最高价值所在
(三)公忠之德要求的依法行政原则是行政伦理的价值保障
四、公忠规范:行政伦理实践的制度示范
(一)公忠规范是构建行政伦理制度的基础
(二)公忠规范丰富了行政伦理制度的内容
(三)公忠规范为行政伦理制度确立了坚定的政治品格
第二章 公忠之源:公忠观的中西伦理变迁
一、公忠、私忠合一:我国古代公忠观的标志
(一)忠文化起源与萌芽——朴素公忠到绝对私忠
(二)忠文化的早期发展——绝对私忠到公忠私忠合一
(三)忠文化的封建定型与成熟阶段——公忠为表、私忠为本
(四)忠文化在曲折中缓慢前行——私忠为本极端化发展
二、崇尚公忠:西方社会公忠观的基本追求
(一)西方忠文化的萌芽时期——忠诚于集体、城邦
(二)西方忠文化初步发展期——忠诚于国家、法律、民主
(三)西方封建中世纪忠文化曲折发展期——忠诚于教皇、君主、国家
(四)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忠诚于国家、君主、人民
(五)工业革命时期——忠诚于政治、行政以及组织
(六)二战后至今行政忠诚新发展时期——忠诚于自由、组织、公平、正义、人民
……
第三章 公忠之鉴:公忠实践的异化与背离
第四章 公忠之道:公忠的伦理培育与道德评价
第五章 公忠之路:公忠建设的伦理整合路径
参考文献
张善燚,男,1966年12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法学院诉讼法研究所所长,兼任湖南省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金融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司法制度与法律伦理。在《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 《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法学、法律伦理学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个人专著2部。
李建华,1959年生,湖南桃江县入,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学者,现为湖南城市学院院长,曾任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职。主要从事道德心理学、法律伦理学、管理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其中道德心理学、法律伦理学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曾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曾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出版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目前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德治国与执政党的伦理建设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治社会中的德治问题研究”等。
李建国,1954年生,笔名李晖、方维、郑里、韩世荣,湖南省冷水江市人,原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编审。湘潭大学兼职教授,哲学、专门史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南省新闻出版业领军人物等。著有《辽沈战役研究》、 《平津战役研究》、 《淮海战役研究》、 《编辑工作思与行》等。
从“‘公忠’思想溯源”、“公在心中,方为忠”、“忠于家国,忠于岗位”等方面,选择古代若干位杰出的“公务员”,通过他们忠于国家、忠于岗位的具体事迹,阐释“公忠”思想对为官从政者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各种反面事例的剖析,沦述“公忠建设”,挖掘了“公忠”思想的深度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