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建构当代中国形象:澳大利亚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研究
作者:陈吉荣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5
页数:249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516110478
ISBN-10:7516110477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一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 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二节 形象学理论概述
一 形象学研究概述
二 西方建构的中国形象
三 澳大利亚中国形象理论背景
第二章 翻译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语境与总体策略
第一节 政治局势
第二节 多元文化政策与澳中关系
第三节 同类研究的差异
第四节 翻译建构中国形象的总体策略
一 译本选择
二 翻译策略
第三章 翻译建构中国女性形象
第一节 中国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杜博妮(McDougall)翻译建构女性形象的突出贡献
一 《锦绣谷之恋》的人物塑造
二 翻译显化女性意识
三 译者建构女性形象之意义
第三节 西敏(Patton)翻译建构中国女性的真实体验
一 平淡近自然的女性译文语言风格
二 译文体验细腻的女性认知经验
第四节 白杰明(Barme)诗歌与小说翻译中的女性形象
第五节 贝利与锡尔伯(Berry & Silber)合译的中国女性形象
第六节 嘎黎科斯基(Galikowski)小说翻译中的女性形象
第四章 翻译建构中国男性形象
第一节 白杰明翻译建构的男性形象
一 政治生活中的男性形象
二 日常生活中的男性形象
三 两性世界中的男性形象
四 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杜博妮翻译建构的男性形象
一 海外游子形象
二 孤独忧郁的文艺男子形象
三 矛盾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三节 当代多元主义视角下的男性形象
一 嘎黎科斯基翻译建构的男性形象
二 西敏翻译建构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翻译建构中国诗歌形象
第一节 何其芳诗歌形象及其翻译建构
一 时代语境的认知性体验
二 诗歌语言的普遍认知性体验
……
第六章 翻译建构中国语言形象
第七章 翻译形象的认知识别
第八章 转换性形象:翻译建构形象的理论视角
参考文献
后记
陈吉荣,女,汉族,辽宁大连人,1972年1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现任教于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是翻译学与形象学。曾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CSSCI刊物上发表翻译研究论文多篇,出版翻译理论专著一部。
《翻译建构当代中国形象:澳大利亚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研究》是将翻译学与形象学结合在一起的跨学科研究。以澳大利亚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为语料基础,着重考察1976—2010年间出版的英译作品和1959—2010年间的评论,分析其对中国性别形象、中国文化形象、中国语言形象、中国诗歌形象以及中国学研究的影响。《翻译建构当代中国形象——澳大利亚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活形象认知识别、文学形象认知识别等主要方面,解释了译者认知不足与认知过度的深度原因及其对翻译形象建构的影响。最后,从形象转换的角度对翻译形象建构进行理论上的解读,分析翻译过程中形象转化的方式,进一步肯定澳大利亚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的学术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