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文化问学录
作者:张彦修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0
页数:277
定价:29.00 元
ISBN-13:9787516113851
ISBN-10:7516113859
去豆瓣看看 春秋社会思潮与战国时代精神
一 春秋社会思潮
二 战国时代精神
春秋战国哲学流派研究的反思
一 走出传统研究模式
二 准确地揭示春秋战国哲学流派的思想特征
三 拓宽视野,重新研究各个流派
四 树立正确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多元化
孔子的实践理念
一 实践主体的指认
二 实践内容的构建
三 实践理念特征的凝练
孟子的实践哲学及其特征
一 实践主体的界定
二 实践内容的构建
三 实践哲学特征的凝练
孟子对孔子“仁”的推演、事迹的述评与圣化
一 “仁”到仁政的推演
二 孔子事迹的述评
三 孔子圣人地位的奠定
老子哲学的科学精神
一 “道”探索中的怀疑精神和求实精神
二 事物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研究中的求实思维
三 对应方式中的宽容精神
四 深厚的科学技术的底蕴
墨子“三表法”的再认识
一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二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三 观其中国百姓人民之利
春秋战国的人性大讨论
一 春秋时期有关人性的初步思考
二 战国时期的人性讨论
三 关于人性的正确认识
春秋战国关于道德之价值的思考
一 孔子和孟子的道德万能论
二 荀子对道德价值的泛化和深化
三 战国纵横家的道德价值有限论
战国侠义精神
春秋战国的谋略文化
春秋卿大夫的哲学、文化与精神
战国士人素质
战国纵横家
战国舍人
春秋时期文化交流的特殊形式——“出奔”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张彦修,1955年出生,河南洛阳市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以及相关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考古》《史学月刊》《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婚姻、家族、氏族与文明——研究》《纵横家书——与中国文化》、《战国策注说》等论著10余部。
《春秋战国文化问学录》以春秋战国文化为主旨,分别对春秋的社会思潮与战国的时代精神,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哲学思想的特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人性和道德问题的认知,颇有时代特色且影响深远的侠义精神和谋略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的创制主体,以及春秋战国文化交流的特殊形式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