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导论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民事诉讼义务基本理论
第一节 民事诉讼义务概述
第二节 诉讼义务的正当性分析
一、诉讼义务:审判权和诉权配置合理的良方
二、诉讼义务: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的保障
三、诉讼义务:诉讼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四、诉讼义务: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五、诉讼义务:促进诉讼的要求
第三节 民事诉讼义务的分类
一、对应于权利和权力主体的诉讼义务
二、法定义务和非法定的诉讼义务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义务
四、积极的诉讼义务和消极的诉讼义务
五、一般意义上的诉讼义务和特殊意义上的诉讼义务
六、程序形成方面的诉讼义务和实体形成方面的诉讼义务
第四节 诉讼义务设定的原则
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二、当事人与法官相互制衡原则
第五节 法官的诉讼义务
第六节 关于诉讼义务立法完善的思考
一、增加与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要求相适应的诉讼义务
二、根据民事诉讼改革的需要,适当地增加当事人相应的诉讼义务
三、完善失权制度,保障诉讼义务的正确实施
第二章 民事诉讼促进义务
第一节 诉讼促进义务的理论基础
一、程序理念的发展
一、诉讼模式的转换
三、诉讼效率的要求
四、诚信原则的确立
五、诉讼促进的要求
第二节 诉讼促进义务的内容
一、诉讼促进义务的内涵
一、诉讼促进义务的实质
三、违反诉讼促进义务的法律后果——失权
第三节 诉讼促进义务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具体适用
一、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当事人的诉讼促进义务
一、建立与诉讼促进义务相配套的答辩失权制度
三、完善法官阐明权指导当事人履行诉讼促进义务
四、完善失权制度,保障诉讼促进义务的正确实施
第三章 当事人的真实义务
第一节 真实义务的界定
第二节 真实义务的渊源及演变
第三节 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理论基础
一、体现了公法与私法相互融合的理念
一、有助于体现当事人之间实质平等、实现程序公正
三、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益
四、体现了现代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第四节 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
下篇 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