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人本论
作者:杨艳春 著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2
页数:261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300164427
ISBN-10:7300164420
去豆瓣看看 导言
第一章 德育人本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德育人本化
第二章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第一节 以人为本:德育发展的新指向
第二节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章 高校德育发展的人本向度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人本指向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关照
第三节 高校德育人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第四章 高校德育人本化的文化支持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探析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人本指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德育发展的文化支持
第五章 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心理维度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人本化中的功能和价值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冲突与整合:二者的张力分析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高校德育人本化的机制构建
第一节 高校德育人本化机制构建的根本目标、原则和重大意义
第二节 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高校德育人本化的运行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杨艳春,安徽安庆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南京大学博士;安庆师范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省级重点学科教授,研究生导师;南昌工程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江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一批科研学术骨干,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2005年以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3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省教育厅项目6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2项;出版著作3部,在CSD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成果分别获2010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优秀论文三等奖和全省一等奖等同家和省部级奖励七项。
《德育人本论》从德育人本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三大方面系统构建了高校德育人本化的理论、实践和保障体系。首先,主要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德育人本化指导思想上的革命性变革,特别是通过对“人的本质”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的不同理论定位的解析来揭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对德育人本化的启示,从而凸显“以人为本”在促进德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价值,论证“以人为本是德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深化德育人本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基础和理论体系研究,并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于高校德育发展的分析,揭示高校德育人本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为探索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实践路径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其次,在实践上主要从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几个基本维度,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从哲学高度探索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辩证吸取中西方人学思想的合理因素来指导高校德育发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促进入的本质的健康生成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构建高校德育人本化的有效机制,从德育人本化视角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体系建设。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