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儿童教育
作者:王喜海 著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12
页数:201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01990900
ISBN-10:7501990905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部分 童年
第一章 童年是什么
一、对“童年是什么”的追问
二、对“怎样认识童年”的思考
第二章 童年:作为生命阶段
一、童年怎样产生——从人的进化过程考察童年的起源
二、童年为何存在——从人的进化过程思考童年的价值
第三章 童年:作为儿童世界
一、从人类的童年体验出发认识儿童世界
二、“乌有岛”与“新月国”——儿童世界的素描
三、儿童生活、儿童游戏、儿童学习相互交叠的立体网络——儿童世界的深描
第二部分 童年危机
第四章 我国童年危机的一些征兆
一、幼儿园:可能成为儿童的“失乐园
二、家庭:可能成为培养标准化成人的“教育作坊”
三、早教机构和学校:可能成为培养“天才神童”的“教育流水线”
第五章 我国童年危机的主要问题
一、两部影视作品引发的对童年问题的思考
二、当前儿童童年现状调查
三、当前主要童年问题聚焦
第六章 我国童年危机的发生机制
一、根本症结:儿童被异化为“小大人”
二、深层诱因:错位的教育目的——“生存教育”
三、表层机理:不当的教养方式——“课程化成长”
第三部分 儿童教育
第七章 儿童教育应该向童年回归
一、现状:儿童教育与童年背离
二、转向: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
第八章 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理论构想
一、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主要原因
二、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基本立场
三、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 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实践构想
一、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现实基础
二、儿童教育回归童年的可能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跋
王喜海,教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儿童教育哲学、学前课程与教学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童年与儿童教育》是主张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的。作者以为这是中国的儿童教育、基础教育应当坚守的学术立场和学术方向。这种立场和方向曾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而在中国“批倒批臭”,目前依然有许多学者感到多多少少地难以接受。究其原因,一是这种立场在3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曾被批倒批臭、余臭未灭,这既见之于大批学术文献,也在许多学者的心灵深处铭刻下印痕;二是——也许是更根本的原因——儿童本位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点,尽管中国古代有文献可用以支持儿童本位的学术立场。在这种学术背景里,作者的这部著作赞同并坚守儿童中心、儿童本位,这是难能可贵的。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