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和文存(第2卷):文学史理论的新探索
作者:陈思和 著
出版:黄山书社 丛书:大连金石滩文学系列丛书
定价:89.00 元
ISBN-10:7546126096
ISBN-13:9787546126098
去豆瓣看看 关于“重写文学史”(代序)
第一辑:民间文化形态
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民间形态与现代都市文化
还原民间:读张炜的《九月寓言》
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
《秦腔》:文化传统的衰落与重返民间
从巴赫金的民间理论读余华的《兄弟》
试论莫言《生死疲劳》的民间叙事
第二辑:共名与无名
共名与无名:百年文学管窥
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
试论19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
碎片中的世界·碎片中的历史
1996年小说创作一瞥
多元格局下的小说文体实验
营造精神之塔
林白论
现代都市社会的“欲望”文本
第三辑:潜在写作
我们的抽屉
试论无名氏的《无名书》
自己的书架·《垂柳巷文辑》
自己的书架·《诗的隐居》
第四辑:世界性因素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之精神基础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
余华小说与世纪末意识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试论阎连科《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
试论张炜小说中的恶魔性因素
附录一:无名论坛·主持人的话
附录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
附录三:《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导言
陈思和,1954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禺。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代表性著作有《陈思和自选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巴金图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等。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波恩大学以及香港岭南大学等担任访问研究员或客座教授。
《思和文存(第2卷):文学史理论的新探索》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民间文化形态;共名与无名;潜在写作;世界性因素。
比价列表